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谢茜教授     
谢茜,女,汉族,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陕西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在中央党校参加了由中组部、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第4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修班。  相似文献   
32.
军队采办与军事物流专业创立30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艰难开创,成功转型到逐步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回顾30年学科专业发展历程,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对于再创专业建设新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新形势下,要提高民兵政治工作专业分队的训练质量,发挥好民兵政治工作专业分队的作用,同样要用融合发展的举措,走开融合发展的路子,充分借助地方发展的有利时机,借势开展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共享共赢的目的。按纲融合训练内容。为使政治工作专业分队的训练更实用、更符合阳  相似文献   
34.
田青 《华北民兵》2011,(3):55-55
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战略决策,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纳入一体联动、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着眼民兵政治工作专业分队建设的特点规律,积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  相似文献   
35.
近期,驻疆某联勤分部严格落实军区提出的所有单位过一遍、所有票据过一遍、所有账户过一遍、所有资金过一遍、所有资产过一遍、所有预算外经费过一遍的“六个过一遍”要求,对所供部队2010年度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考评。通过面对面的检查,摸清了所供单位经费供应和财务管理的底数,找准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6.
《中国军转民》2007,(4):F0004-F0004
十八所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伺服专业技术中心,是精密机电控制设备专业研制单位.是国家有关部委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推广点之一。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效率工资理论"的论述评价,运用了其中的"怠工模型"解释了"高薪防怠"和"高薪养忠"在军队专业技术干部薪酬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结合部队实际,对军队应用效率工资,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观点。  相似文献   
38.
早就听说,山东某预备役炮兵团针对部分预备役官兵工学矛盾突出的现实,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创办了“军事快餐”。7月中旬的一个双休日,笔者慕名前来采访。何为“军事快餐”?团长翟英峰介绍说,所谓“军事快餐”,就是团里将预备役官兵应知应会应训的内容,按不同专业划分不同专题,  相似文献   
39.
李伟杰  冯超  杨东周 《国防》2007,(4):84-84
为满足我军信息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征兵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对技能型、信息型兵员的选拔.比如,可适当增加专业人才征召名额,使更多的地方专业技术人才进入部队;提高专业人才的各项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挽留更多的人才为部队服务;由人武部协调地方劳动机构,对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先期培训,经审查合格后征召入伍;协调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本地所属的大学生应征报名.  相似文献   
40.
盛夏的某日夜晚,罗宵山脉深处,繁星点点,皓月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