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兵团建设》2012,(21):51
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出自《庄子·知北游》,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但从哲学上来说,这种行为是毫无理智可言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而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虎便代表着一种强大的旧事物,这就注定了它不可能会对牛犊嘴下留情。因此,初生牛犊不怕虎会导致无谓的牺牲,应该因时而避,机智取胜。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熟知非真知。意思是说,人们经常接触自以为十分熟悉的事物,并非真正了解、熟悉它。在现实生活中,熟知而不真知的现象,屡见不鲜,俯拾即是。譬如,人对自己的身体可说是再“熟知”不过了,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八大系统的基本功能,未必清楚内脏器官的分布状态及其运动规律;日月星辰、风雨云彩,人们几乎天天见面,“熟知”极了。但日月的构造、星辰的运行、风雨的形成、云彩的变因,对许多人来说,是压根儿未曾解开的“谜”;我们经常运用某些成语作文、造句,似乎“烂熟于心”,但若问某些成语的出处、典故,它…  相似文献   
13.
李景浩  李志刚 《国防》2008,(1):69-69
按照哲学的解释,"度"是一事物保持其质量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度",在这种"度"即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质。但是,量变积累的结果,总会超出这个界限,发生质变,破坏原来的"度"而建立新的"度",使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事物的对立双方都存在量变,而这种量变不仅导致自身的质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老子>军事哲学思想:一、从根本战略思想看,<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其实质是认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二、从谋略角度来考察,<老子>主张面对强敌,弱军不妨先退一步,后发制人,因而取胜;三、在前两点基础上形成的一套以弱胜强的独特战法.  相似文献   
15.
道,即事物发展运行的规律。作为企业,认识并掌握自身与行业的发展规律,更是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学校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服务社会所必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推动社会的进步.以"弧度制"一节的教学为例,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兵团建设》2012,(21):50
一位著名的美国行为学专家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认为成功者大都具备如下十种心理品质:一、自我觉察大多数的成功者有一种自我觉察力。他们能觉察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也觉察到由于遗传和环境给秘书造成的缺陷,更能觉察到大量对他们有益的事物。二、自我尊重成功者有很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信心。"我愿意成为我自己而不愿是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别人。"这是成功者正面的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18.
季允石 《国防》2005,(5):10-12
科 学 发 展观 是 我 们 党 在科 学 总 结 改 革开 放 以 来 我 国现 代 化 建 设 成功 经 验 的 基 础上提出的,是辩证 唯 物 主 义 的发展观,是符合事 物 发 展 规 律的科学观点。加强 国 防 后 备 力量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的客观要求,它涉及军地双方的方方面面,必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谋划和指导。一、确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安全与发展是国家建设永恒的主题。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我们的目标,既要安全又要发展,是党和国…  相似文献   
19.
世间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这是由事物的客现存在决定的。一篇文章也是这样,从宏观上看,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微观上看,它是由字、词、句、段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成篇。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内在联系去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势,是事物所显示的力量,或社会、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向。“借势”是指利用某种形势。“风助火威”、“水涨船高”、“顺水推舟”就是“借势”的典型例子。善于借势,往往事半功倍,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支部书记作为基层支部的“班长”,应当善于借势。一、巩固提高,善借“强势”。强势,是指一个单位相对于其他单位的优势。当一个单位的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单位的时候,则这个单位在这些方面就处于一种强势状态。任何一个单位,无论是先进的或后进的基层单位,无论是驻城市部队还是驻艰苦地区部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借“强势”,就是要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