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军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它涵盖了宏观系统中制度管理层面和运行保障层面的因素,也包括微观系统中的各个利益相关主体。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必须考虑它对整个系统各个要素的影响,因此,必须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2.
军工企业加快了改革步伐,但仍滞后于其它行业,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产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没有现代企业制度,就没有军工企业的更好发展。本文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军工企业的产权制度,希望能给我国军工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军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行政隶属关系;必须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加强科学管理,推进军工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改革军工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军工企业家。  相似文献   
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新的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5.
十大军工集团自1999年7月1日组建至今,已走过风风雨雨的五年改革历程。五年前,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成立,标志着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五年来,各军工集团公司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管理为基础,向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迈进,取得了“一转变,三突破”的巨大进步,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一转变”——即转变观念,面向市场求发展。五年来,各军工集团公司从决策层到管理经营层,  相似文献   
2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确立了“发展航天,强大集团,改革创新,铸造一流”的发展方针和“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建设方略,提出了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发展目标。第一,坚持以军为本,发展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航天新装备。针对国防现代化建设未来发展的需求,围绕航天重大工程,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学研结合、  相似文献   
27.
根据我国国防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我国国防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应是建立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协调管理、军工集团公司和企事业单位自主经营新的国防资产产权制度。这就需要重新划分和界定国防资产产权、允许国防资产产权交易和有效地保护国防资产产权主体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8.
我国军工企业改革缓慢滞后,影响和制约了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军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与进展,军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军工企业产权制度现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军工企业产权制度和结构完全是国有独资性质,国家完全垄断经营军工产品的科研生产。近年来,一些军工企业进行了改制和重组,转变为公司制企业。但由于很少触及产权制度和结构的改革与调整,不能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军工企业产权制度和结构单一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军工企业就不可能摆脱计划经…  相似文献   
29.
日前,在由国防科工委体制改革司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共同主办的“2006军工上市公司论坛”上,深化军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成为探讨的焦点。军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见成效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我国的军工上市公司在加快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军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军工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9家军工上市公司在境内外上市,据初步统计,累计发行A股本26.75亿股,截至今年上半年总市值为1164.65亿元。2005年可统计的A…  相似文献   
30.
国家所有制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必须以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为基本依据,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正确方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