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给出并证明了幂方根不等式的推广及其推论 ,利用此推广简证了几个重要不等式 ,利用其推论完善了一类初等代数问题  相似文献   
42.
2009年,Tu和Deng在一个组合猜想成立的基础上,构造了同时具有最优代数免疫性、最优代数次数和高非线性度的一类偶数元布尔函数.这类函数被称为Tu-Deng函数.基于同一猜想,Tu和Deng又构造了同时具有次最优代数免疫性、最优代数次数和较高非线性度的一类偶数元的l -阶弹性函数.通过研究由Tu-Deng函数导出的两个布尔函数的级联的密码学性质,在Tu-Deng猜想成立的基础上,给出一类奇数元的1 -阶弹性布尔函数.这类函数同时具有次最优代数免疫性、最优代数次数和较高非线性度.  相似文献   
43.
利用满意控制的理论,给出了一种满足期望性能指标的旋转弹仓控制器设计方法.利用系统本身的积分器,保证了静态时无余差.使用Lyapunov矩阵不等式,通过状态反馈,配置系统闭环极点于指定圆形区域而使闭环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品质.MATLAB/NCD工具箱进一步局部寻优,得到在饱和特性下,控制系统多种指标的同时满足某型号旋转弹仓的数值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45.
本文对BCK-代数的商代数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出结论,理想的商集是商代数的理想,且构成一个新商代数--商商代数;商代数作乘积仍是商代数;理想的交集构成商代数。  相似文献   
46.
针对一类具有不确定性的系统,当系统状态难以测量时,通过构造状态观测器,设计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鲁棒控制。通过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推导出满足鲁棒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性条件,再通过Schur补性质将矩阵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利用MATLAB中的LMI工具箱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状态观测器增益和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最后,将结论应用于四旋翼飞行器中,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将几何直观作为数学学习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广泛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文章对几何直观的内涵进行了简要介绍,基于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概率与统计以及综合与实践四大模块,对几何直观的使用进行了说明.并提出教师要有使用几何直观的意识、使用几何直观的知识基础、信息技术基础以及培养学生利用几何直观的意识.  相似文献   
48.
态势评估是战场决策的基础,而如何进行正确的战场决策对防空战斗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态势评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条件事件代数理论,提出了一种对战术防空态势评估问题进行推理的方法,并通过示例介绍了对战术防空态势评估问题进行求解的过程.同时该方法也为解决战术防空态势评估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9.
3D目标的标识别已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问题.在研究了传统的基于几何不变量和基于3D/2D约束关系两种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1类新的空间几何结构模型,并计算出了这类模型3D仿射不变量和其对应的2D仿射不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以在目标的姿态和摄像机的参数均未知的情况下,有效利用单幅图像来识别3D目标.  相似文献   
50.
不变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变矩方法是一种比较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自1962年Hu提出代数不变矩以来,已被成功应用于很多领域.首先介绍了不变矩的基本理论以及Hu提出的七个不变矩,并对不变矩的物理含义进行了分析.利用Matlab编程后,对给定目标图像旋转、缩放后图像的不变矩进行了计算,给出了计算结果,并与原图像的不变矩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变矩方法的特点.最后介绍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极半径不变矩,与Hu不变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