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每个男人的衣着都有自己的风格,可你是否知道这些颜色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根据一个人的衣着颜色,可以推断出他的性格,做出初步的了解认识。白色:喜欢白色不一定有洁癖,不过喜欢白色的男人确实是个完美主义者,而且充满了浪漫气息,这类男人比较感性,容易被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左右,而且有一定的自恋倾向,对自己周身的事物也有着严重的挑剔,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敏感多疑来形容这样的男人。  相似文献   
1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山西省孝义市人武部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为认真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大会闭幕后,人武部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习贯彻计划,引导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做深化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和热情宣传者。在原原本本学习传达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03.
军队仪式文化活动是利用军队文化符号来让官兵获得丰富情感体验并实现不同象征意义的精神激励活动。它不仅是军事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仪式文化活动通过紧密结合部队和社会现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官兵个体生活和文化活动中,能够有效破解教育中官兵身体"在场"但心灵"缺席"的现实困境,将静态的理论灌输转化为动态的行为自觉,以期实现对官兵的激励、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4.
针对中学生作文中缺少真情实感,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承担改变中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的责任。教师应引导学生作文写作找回"真实体验",转变角色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启迪学生善于思考提升作文的"真实体验"。  相似文献   
105.
张弛  曹鹏  曲亮 《环球军事》2014,(20):60-61
近期,《敢死队3》在全国热映,这部全明星阵容的好莱坞动作大片除包含超过2000个镜头的特效制作,带给影迷很好的感官体验外,还因片中出现的精良武器装备让一些军事爱好者大呼过瘾。与该系列影片的前两部相比,第3部中出现的武器装备更加贴近实战,种类和样式也更加丰富。影片中史泰龙饰演的巴尼带领敢死队员操纵各种武器,与恐怖分子进行殊死搏杀。《敢死队》系列影片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事片,但片中登场的武器却大多在当前军事领域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6.
范后雄 《国防》2014,(8):54-55
正当前,紧紧围绕战斗力标准,着眼军事斗争准备,紧贴部队实际,建设思想过硬、结构合理、素质全面、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对于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强化信念培塑,夯实能打胜仗的思想根基。习主席指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锻造能打胜仗的人才队伍,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培育忠诚可靠的"举旗手"、居安思危的"清醒者"和敢打必胜的"领军人"。一要深化党的理论武装,确保忠诚可靠。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在线课程用户体验感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以在线课程用户体验评价为研究对象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在毕达哥拉斯模糊环境下,引入云模型开展在线课程评估优选,提出了一种基于毕达哥拉斯模糊云的在线课程用户体验评价方法,并结合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正确性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108.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具有现代观点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由教师、文体、学生建构起来的具有生命意识的、生命与生命相互碰撞的、生命的完善与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9.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心理素质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好坏.本文就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作一些初步体验  相似文献   
110.
论审美体验     
美的体验的作用在于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知因素、情感因素、理解因素和行为因素的介入 ,以及审美的深度性、共鸣性和创造性 ,达到对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