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21.
军用光纤陀螺的发展、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光纤陀螺是军用光纤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能测量高电压、电磁、水下声响、核反应光辐射以及化学反应等难于测量的环境对象,且传输损耗低,不需考虑测量仪器与被测对象的相对位置。因而在近、中程导弹制导、飞机、舰艇、潜艇、反潜武器以及卫星和宇宙飞船中得以广泛应用。主要论述光纤陀螺的原理、发展、关键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2.
有源诱饵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3.
124.
根据光纤通信发展趋势,针对G.652,G.652光纤存在问题,通过对光纤非线性进行分析,得出研制新型光纤的入手点,并详细介绍了两种NZDSF光纤。  相似文献   
125.
蒋炫 《当代海军》2005,(8):24-25
光纤制导导弹是近年来军事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作为有线制导导弹的最新发展成果,光纤导弹不仅有效克服了传统有线制导导弹重量过大、射程近等固有缺点,同时继承了有线制导导弹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并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性:性能特点近年来光纤制导导弹的成熟得益于两种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是光纤制造技术的长足进步。传统的线导制导导弹以铜线等金属导线为载体,导线重量大致使导弹的射程近,只能用于反坦克等近距作战。此外,金属导线还存在着传输速率低,信号衰减大的缺点。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在传统的有线制导导弹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光纤  相似文献   
126.
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封装增敏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封装对光纤光栅纤内谐振腔的光学特性的影响、基于压力增敏的光纤光栅封装的物理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综述了解决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增敏效果好的多层封装结构,同时还利用2种聚合物不同的力学特性,设计了一种解决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的封装方法,讨论了封装材料对增敏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何义斌 《当代海军》2007,(12):55-57
为了解决线导灭雷具受脐带电缆或光纤电缆羁绊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国海军便开始研究无缆灭雷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就是其中一种,它也称为无人水下航行器(UUV),是一种无缆的水下航行器,或称无缆水下机器人。目前已取得迅猛发展,并且功能也有很大扩展,不仅适用于水下作战各领域,而且在海洋研究和水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实验,在使用未冷却直调3.63 GHz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简单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系统中,首次证明在800 m OM2多模光纤上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进行64 QAM(正交幅度调制)编码实现实时点到点通信,传输速度为11.25 Gb/s,功率损失1 d B。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光纤光纤通讯关键技术和设备的介绍,提出在遥控武器站火控系统中利用光纤传输方式实现系统高速、高带宽视频、总线、IO信号的传输方式。通过光电转换单元的模块化设计,与系统部件有效集成,减少部件数量,优化系统网络。基于CPLD技术的电路设计,有效减小电路板尺寸,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工作可靠性。设计紧凑、合理的光纤旋转连接器及光纤链路形式,有效保证链路的插入损耗,高质量完成信息传输。运用时分复用/解复用技术拓展传输带宽,为系统的升级和扩展预留了充分的空间。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光纤通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0.
针对激光二极管与单模光纤的自动对准,从搜索路径规划和参数选择出发,给出五自由度自动对准搜索算法解决方案,为了提高搜索效率,提出新的指数函数拟合算法应用到XY平面的搜索过程中,给出了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实验证明,与爬山法相比,这种算法由于减少了采样点数而缩短了搜索时间,从而提高了自动对准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