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针对服务组合中控制流和数据流的不同协调机制,可将组合模型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控制流集中式且数据流集中式、控制流集中式且数据流分布式、控制流分布式且数据流集中式、控制流分布式且数据流分布式.空间服务组合流程需处理较大规模的数据流,采用控制流分布式和数据流分布式的协调机制能有效降低组合过程中系统整体通信规模并减少空间服务组合响应时间.通过对各种不同组合类型建模的定量分析对上述观点进行了正确性论证.模拟实验证明,定量分析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72.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虽然形态不同,但是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都是高质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周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抓手。文章阐述了全周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协同共振,从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几个方面阐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协同发力对于上好一堂思政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3.
本文明确了军事装备论证工作的定位、主要任务、地位作用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客观分析了军事装备论证工作的现状,简要总结了现有主要的军事装备论证方法,概括了军事装备论证方法的发展趋势;最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军事装备论证水平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74.
文章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后勤装备科研的特点,按照全寿命费用估算建模的一般程序,对科研阶段后勤装备全寿命费用估算建模流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装备全寿命投资研究是在对装备建设各阶段投资优化基础上,通过整合各阶段目标效用,实施统一配置装备建设投资;确立各阶段整体投资效用最大化,确定各阶段装备实力和承包商能力最优需求;确定各阶段的最优投资量,找出实现整体优化并实现各阶段优化的条件,提出实施各阶段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76.
探讨PGP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即利用PGP提供的动态连接库以及优盘的特点的解决方案.根据该方案讨论的相关算法和流程,研制出电子文档的加密与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77.
78.
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精确测量是全极化雷达极化信息处理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正负线性调频信号,针对采用数字解线性调频处理的同时全极化测量体制雷达,分别推导了雷达中频频率偏差和采样频率偏差对同时全极化测量影响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雷达中频频偏和采样频偏的联合估计与校准方法。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雷达系统频率稳定度会引起不同通道极化测量结果峰值位置和相对相位的变化,采用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校正峰值偏移,补偿相位误差,提高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79.
<正>介绍了军用元器件采购管理的要求,重点讨论了进口元器件和国产元器件采购管理的原则和控制措施。供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管理工作者和军事代表参考。引言装备元器件采购指装备机关、承制单位依据国家法律和军队规定、采购装备元器件的活动,它是装备建设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重要活动,对保证装备研制"一次成功",提高装备研制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在装备的研制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元器件,事实证明元器件的质量对  相似文献   
80.
针对现有神经网络加速器在处理稀疏神经网络时存在的数据加载效率低、乘加资源利用率低、输出缓存寻址逻辑复杂等问题,提出了稀疏卷积计算高效数据加载与输出缓存策略。将属于同一输入通道的非零输入特征图像数据和非零权重进行全对全乘累加运算,降低了非零数据配对难度,提高了乘加资源利用率;通过采用输入驻留计算,以及密集型循环加载特征图像数据,大幅减少了数据片外调取次数;优化了输出缓存设计,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存在的输出缓存地址访问争用、存储拥塞等问题。实验表明,与采用类似架构的细粒度脉动加速器相比,在处理单元面积上减少了21.45%;在数据加载速度方面平均提高了117.71%在平均乘法器利用率方面提高了11.25%,达到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