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0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要把农业科技作为整个科技工作的一个重点,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农业是宁夏的主要优势产业之一。为使宁夏的农业产业优势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如《决定》中所指出的那...  相似文献   
62.
影响旱区军队农业生产防、减、抗旱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农业气候及水资源条件因素、耕地条件因素、农业现代化条件因素和经济条件因素等,因此旱区军队农业生产综合防、减、抗旱的对策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加强干旱气候的预测、预报,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水平,兴修水利、建设引(抽)水灌溉工程,实施节水灌溉,采用抗旱保水耕作措施,培肥地力,以肥调水,防治水土流火,选育抗旱品种,等等。  相似文献   
63.
历史经验表明,军事战略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服从服务予国家的经济利益。军事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维护或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经济目标的选择必须综合衡量军事战略的成本和收益。军事战略的实施需要经济基础的有力支撑。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力量调动、经济改革调整等都应为军事战略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要找准军事战略和经济目标、经济基础的切入点,运用军事战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4.
一年摘掉落后帽;两年完成人武部基础设施正规化建设;三年捧回全省先进人武部的奖牌;四年夺得征兵工作、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65.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方法,选取我国1979年至2009年这31年的GDP、国防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国防负担整体上趋于稳定并与经济增长保持均衡,经济增长对国防负担具有单向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6.
军队建设纳入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应在明确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更新观念,形成勤俭建军、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搞好军队建设低碳发展的规划计划;领导机关作表率,带头厉行低碳环保与资源节约;全体官兵齐动员,从自身做好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67.
图片报道     
由军事经济学院和全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2011年军事经济研究中心年会暨国防经济国际研讨会,于10月15至16日在武汉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和英国、德国、瑞典、罗马尼亚、土耳其、西班牙等国家的60余名代表,欢聚一堂,共同研讨国防经济的前沿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交流国防经济研究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8.
陈红海 《国防》2011,(8):51-53
边防后备力量主要是指平时在边境地区编组,战时运用于边境方向的预备役部队或民兵部(分)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平时参加地方经济建设,战时配合主力作战、动员支前和维护社会稳定。为积极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必须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科学筹划边防后备力量建设,切实为维护国家安全和辖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69.
紧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省城特点,山西省太原警备区创新编兵模式,依托科技学校、押运中心、森林防火和矿产稽查等单位,组建了一批"模式多样、任务双重、装备配套、军地共用"的民兵应急分队。他们  相似文献   
70.
张军 《华北民兵》2011,(1):23-23
预备役部队作为军地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军地融合式发展的重要职责,必须着眼形势任务的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