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5 毫秒
221.
自然界中许多现象都间接地映射了多智能体分布式协同控制问题,在实践应用中展现了潜在的应用价值,如何实现一致性一直是多智能体研究的基础和热点问题。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自适应控制理论等方法研究了具有绝对未知输入的多智能体系统的自适应容错一致性问题。首先,根据故障的演变特征建立了一种马尔科夫跳变故障模型;其次,提出一类包含固定控制器增益、相邻智能体的局部状态信息及时变辅助控制函数的容错一致协议,利用辅助控制函数来补偿执行器故障和领导者未知输入;然后,建立适合于该系统的H;性能指标函数,减少了估计误差和多智能体初始状态对闭环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能较好的估计故障和实现容错一致性。所提供的算法为无人协同编队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22.
李杰 《当代海军》2010,(3):55-57
主持人:据报道,印度海军一度也曾考虑将苏--53战斗机作为“戈”号航母的舰载机,但后来经过一番考察、分析后发现:该航母由于尺寸较小,且使用滑橇甲板,因此决定选用尺寸不太大的米格--29K,作为首选,于是苏-55被放弃。那么,米格--29K是否合适作为航母舰载机?作为“重型”战斗机,它的各项性能指标具备了吗?  相似文献   
223.
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系统,在收发非合作的情况下,通过两个阶段的处理分别对空间多个近场源进行定位,并对MIMO雷达的发射信号与衰落矢量矩阵等参数进行信道估计.由于在近场条件下,常规的阵列信号处理算法不再适用,因此在第1阶段利用了四阶累积量联合估计算法对近场源的距离、频率和到达角(DOA)进行估计,第2阶段中则利用盲源分离(BSS)算法对衰落矢量矩阵及发射信号完成估计.仿真结果证明了整个系统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4.
225.
高压压气机后面级的叶片吸力面三维角区内易堆积大量的低能流体。为了指导吸气槽设计,达到量化分析叶栅吸力面吸气槽位置与角区分离的关联性的目的,以一高负荷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讨论了全叶高吸气槽轴向位置变化对叶栅性能的影响,并以角区分离起始位置到叶栅前缘之间的距离(ZCS)作为量化标准。研究表明:在设计工况附近,总压损失随着吸气槽轴向位置从前向后移动表现出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叶片吸力面吸气槽在不同工况下存在最佳轴向位置。在0°迎角时,当吸气槽距离分离点间的轴向距离为0.33倍的ZCS时为最佳,可使总压损失系数降低10.9%。这种量化结果借助角区分离结构实现了吸气槽轴向位置设计的标准化指导。  相似文献   
226.
刘竹生,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弹工程系。曾从事长二捆火箭研制和发射工作,担任副总设计师。现任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227.
采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CTD-128环氧树脂与GA-327(DDM改性芳胺)的固化度-时间变化关系;采用AR2000EX型旋转流变仪,测试了上述体系的等温黏度-时间关系.比较等温条件下的固化度-时间关系和黏度-时间关系,建立了等温条件下的黏度-固化度的等时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纯化学增黏机制影响下,树脂体系的黏度随固化度增加先缓慢增加,当固化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黏度快速增加.将等温条件下的黏度-固化度关系进行变换,得到恒定固化度下的黏度-温度关系,揭示了在物理减黏机制影响下,树脂体系黏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黏度降低幅度随固化度的增加而增大.两种黏度影响机制分离的实现,为反应性树脂体系实时黏度的准确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