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士兵是强军之本,制胜之源,打赢之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高素质兵员.高校毕业生是高素质青年的主体,也是今后征兵的重要兵源.然从近几年征集情况看,高校毕业生入伍的积极性不高,每年应征数量有限.  相似文献   
92.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广大高校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也运用而生。网络文化的双面效应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4.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大学生士兵作为部队的一个特殊构成群体,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95.
党建传真     
10团实施党员"智能工程"农一师10团采取党员读书日、冬季全员培训等形式,同时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基层党员学习棉花栽培、果树种植、特色种养加等技术,2008年,共举办各类培训18期,1033名党员接受培训,培训率达100%,有426名党员经过培训考核获得技术资格等级证书,全团涌现出党员科技示范户82个,建立红枣、棉花、温室大棚蔬菜、奶牛养殖、肉兔养殖等党员示范基地15个,基层党员人均增收1500元。(虞雪林)  相似文献   
96.
90后大学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群体,文化多元与社会转型给他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本文结合多元文化影响下的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有效途径的探讨,得出结论,即要把廉政文化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腐败现象的认识,提高思想的高度,树立坚定的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完善的人格,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牢固的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8.
针对大学生士兵特点做好适应部队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士兵对火热的军营生活充满幻想,面对现实容易产生思想波动,应帮助他们适应部队的"单调"生活;大学生士兵来自环境相对宽松的校园,形成了较为散漫的行为方式,应帮助他们习惯部队的严格管理;大学生士兵知识丰富年龄偏大,容易产生与其他士兵的距离,应帮助他们协调好人际关系;大学生士兵成长愿望强烈,与义务服兵役的职责有差距,应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理想到现实的转化.  相似文献   
99.
新形势下带好大学生士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占武 《国防》2010,(8):11-12
随着征兵制度调整改革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地方大学生进入军营。2009年,部队征召地方大学生达十多万,这无疑为我军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也给部队管理教育带来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士兵管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0.
军营是所大学校。今天,这所大学校又迎来一批特殊的新生:13万大学生。征兵新政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参军热潮,折射的不仅是部队吸纳人才的政策制度和战略规划,还是当代大学生关于人生规划和择业战略的转型。一边是军队现代化建设,一边是地方各个专业打造出来的人才,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部队和地方大学生比任何时候都愈加欣赏和珍爱对方。显然,大批青年大学生入伍当兵,不管是对于整个军队建设,还是对于大学生,都属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现实命题。对于大学生来说,怎样才能更快适应军队的职业规范和行为规则?怎样才能正确感知并把握我军履行新使命的时代脉动,找到自己与军队建设需求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