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51.
52.
工程机械在近海海水和盐雾的使用环境中,普遍存在防腐蚀能力较弱,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因此,从防腐蚀处理技术上进行探索和改进,提高工程机械的近海作业环境适应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3.
脉冲轮廓是脉冲星的一个重要物理特性,是脉冲星导航的关键观测量。为深入研究脉冲轮廓的理论特性,建立了脉冲星的标准脉冲轮廓数学模型与观察脉冲轮廓数学模型,用指数函数拟合了蟹状星云脉冲轮廓的轮廓函数,并以此为基础模拟了蟹状星云的标准脉冲轮廓。通过模拟非齐次泊松随机打靶实验获得了光子到达时间的仿真测量值,模拟了蟹状星云的观察脉冲轮廓,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巡天观测的脉冲轮廓。对含噪声的脉冲轮廓进行小波阈值去噪,通过数值分析,认为GCV阈值去噪方法对观测脉冲轮廓有很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54.
经典的数字信道化思想的实施都是建立在一组硬件滤波器构成的并行多路,虽然能实时处理,但随着处理数据带宽的增大和子信道频率分辨率的增加,设备开销将线性增长,整体可靠性也必然下降.基于信号的检测理论,在利用时频分析工具得到的时频图上进行信号检测,提出了检测去噪法.针对宽带数据背景噪声的特点,提出了噪声基底的3种估计算法:去大留小法、对数统计法和频移均值法,并线面结合对噪声基底进行平滑,实现了天电干扰的去除.通过实际接收到的某短波信号检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去调频FM-CW SAR距离维成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及分辨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详细分析了去调频FM-CW SAR距离维成像过程,得到了FM-CW SAR残留视频相位在距离维傅立叶变换过程中被消除的有用结论;分析了影响距离维分辨率的因素,提出了改善FM-CW SAR距离分辨率,同时降低距离维采样率的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去调频连续波SAR同样存在斜置现象,因此,还详细分析了FM-CW SAR斜置的产生以及去斜的方法,提出了包含去斜的距离维成像算法,为方位向更好的聚焦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6.
正海拔5374米的空军甘巴拉雷达站,纯净、圣洁、高远。年轻的大学生士兵刘洋和张建,跨越干山万水,怀揣着绿色的梦想来到了这里。经历灵魂的洗礼,身体的磨砺,乃至生命的考验,他们真真切切地懂得了家国的含义,懂得了肩头的责任,也让我们听到了生命在极地拔节的声音。2014年的夏天,对于甘巴拉雷站休整点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伴随着各种蔬菜瓜果的成熟,年轻的雷达技师刘洋和标图员张建同样感到了内心满满的相盈和充实。  相似文献   
57.
在分析了现有各种去隔行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的中值去隔行运动自适应算法。对运动部分,采用在最大相关性方向上进行中值滤波。实验证明,算法充分利用了图像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有效克服了传统算法去隔行后图像边缘不够平滑,出现锯齿,对噪声敏感的不足,该算法占用硬件资源少,运算复杂度低,易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58.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原始漏磁信号噪声的抑制,针对硬阈值函数和软阈值函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选择方法,研究了基于该方法的提升小波包降噪算法。采用小波包和提升小波包,分别在硬阈值、软阈值和自适应阈值处理函数下,对含噪信号进行降噪效果的分析和比较,并给出了漏磁信号在自适应提升小波包算法下的降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近似优化能力,在保留原始漏磁信号有效成分的同时,能更好地去除噪声。  相似文献   
59.
人工造雾成雾过程微物理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人造雾宏观性能和微物理性能变化过程的观测与分析,研究了人造雾成雾过程和成雾机理,并结合对云雾生长理论的分析比较了实际雾滴粒径分布范围、生长时间等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异同。结果显示人造雾的雾滴粒径和生长时间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但其具体的生长过程与理论过程有所差别;人造雾与天然雾相比,雾滴数密度稍大,但雾滴粒径和含水量稍小,雾滴谱分布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0.
简要介绍了小波变换理论及其快速算法,详细讨论了图象基于小波变换去噪的原理和图象放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