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在商代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军事立国和治国的商王朝通过制定残酷的弃灰之法保护道路安全,从而保障国家军事交通的畅通和高效,维护奴隶制中央政府对各个部族邦国有效的军事统治,由此弃灰之法也成为中国古代早期带有军事交通性质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92.
《吴子·料敌》篇提到齐国军阵的特点是“重而不坚”、 “前重后轻”.历代注家相关注语不甚明了,且与常识不符.通过对银雀山汉简《陈忌问垒》的研究,可知战国时期齐国的军阵呈现出梯次配置的特点,战车和重装格斗兵种在前,轻装远射兵种在后.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考古发掘情况来看,中国古代的步兵确有轻装、重装之分.因此,齐阵“前重后轻”,应指其兵力部署上将重装兵种布置在前,轻装兵种布置在后,由此导致阵形笨重,因此谓之“重而不坚”.  相似文献   
93.
悬物示廉     
《兵团建设》2012,(8):37
古代官员为政清廉者"悬物示廉"传美名。历史上第一个悬物示廉的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他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的官员。有一次,"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羊续碍于颜面,不好当面谢绝下属(府丞),故"受而悬于庭";下  相似文献   
94.
集毁誉于一身的宇文虚中是中国宋金对峙时期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由于《宋史》记载的出入和矛盾,使得他的政治身份和死因都变的扑朔迷离,所谓"传闻异辞皆未能核定"①。学术界曾对他的死因进行过一些探讨,最近有学者更是大胆推翻《宋史》和宋人的一些原始记载资料,对宇文氏之死提出了新说。其实,宇文虚中事件并不复杂。从宋人的记载和《宋史》看似矛盾的记录中可以得知,宇文虚中在金国为官本是为南宋充当间谍,而他被金人处死则是因为其间谍身份的暴露。  相似文献   
95.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古代诗歌五首>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一道题,要求把"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词句补充完整,并说说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  相似文献   
96.
《政工学刊》2005,(5):64-64
经中国考古界的发掘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技术甄别发现,中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发明了冶炼和铸造生铁的技术并运用其达2000年之久,而欧洲工业国家在文艺复兴时才掌握了生铁冶炼技术,比中国晚了两千多年。该研究人员李延祥博士认为,提起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明,人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造纸、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这是以对西方近代文明的推动和影响程度为标准的,也是欧洲学者提出的。如果以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把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排序的话,炼铁技术应排在第一位。(摘自《百科知识》)中国古代应有“…  相似文献   
97.
“公不私谢”,美哉斯言。今天,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人,奉献不谋私利,办事不图回报,做到“公不私谢”,受到基层官兵拥护。但也有少数人热衷于公事私谢,即使办些职责范围内应做的事,也认为有恩于人,非图个私谢不可;有的甚至办私事也动用公款请客送礼。这些公私不分、假公济私之举,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不贪为宝《左传》载: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说:“以示玉人(治玉的工匠),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吾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吾,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子罕以“不贪”为…  相似文献   
98.
陈同生  晏斌  罗瑞斌 《国防》2011,(12):82-85
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西濒越南,南通南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共北海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理念,不  相似文献   
99.
曾经在书店听见两个人在谈话:"买些什么书呢?""这么多呢?挑挑……""余秋雨的?""嗯?那个……那个……有点……算了吧……"有点什么呢?我站在旁边很想问一问。是受不了他文字的重量吗?如果没看过,又是听谁说的呢?余秋雨的文章是有锋芒的,而且锋芒毕露,他会去批评一种人,会去批评一种社会现象,难道是他说中了谁,谁受不了了?  相似文献   
100.
古代文论》的教学在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因为跨度大,内容繁杂,同时又是理论课而显得老师讲解、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文字梳理在该门课程的讲解与学习中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在这个方面,应该注意“整旧如旧”和“整旧如新”原则的双向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