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针对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体分比测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微CT图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不同尺度的显微CT图像分别测定全局纤维体分比、局部纤维体分比和纤维束体分比参数,还可以为难以用常规物理实验测定体分比的复合材料组分材料体积分数测定提供解决方案。以E-Glass/Epoxy纤维织物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比ASTM D3171 Procedure G、扫描电镜实验和显微CT实验三种测定法的测量值,结果证明了显微CT实验测定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针对扫描电镜图像和显微CT图像,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图像处理方法,为获得正确的组分材料分割结果提供了技术保证。显微CT实验测定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组分材料体分比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2.
针对轴对称工件超声检测缺陷重构问题,通过分析传统基于传播时间反演方法的不足和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相切拟合的缺陷重构方法,并针对实际检测缺陷的类型,采用圆和椭圆作为模型对缺陷进行重构。从重构结果上看,当检测实心体工件时,圆形缺陷的圆拟合重构误差不大于0.1 mm,圆形缺陷的椭圆拟合重构误差小于0.4 mm,椭圆形缺陷的椭圆拟合重构误差小于0.3 mm,空心体工件由于检测方式不同,误差会比实心体大一些。  相似文献   
183.
球面聚焦超声场计算与测量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球面聚焦超声场的声压场计算.应用物理声学方法,推导了聚焦超声场声压的积分表达式,并通过数值分析法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同时讨论了两种特殊情况下的声压近似解析式.最后推出了测量高强度聚焦超声装置声压的实例,其结果与理论仿真结果相近,偏差不大于3%.  相似文献   
184.
文中研究了用离子减薄法制备NICALON(SiC)/A1预制丝的透射电镜(TEM)样品。结果表明:用离子减薄法制备含有性质非常不同的组元(如碳化硅-铝复合材料)TEM样品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运用TEM初步分析了所制出的预制丝样品。  相似文献   
185.
电感储能系统驱动虚阴极振荡器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PSpice程序构建了一种比较符合实验实际的电感储能系统驱动反射三极管虚阴极振荡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研究了虚阴极中的电流电压关系 ,以及电爆炸丝切断开关和脉冲变压器的作用。具体介绍了电爆炸丝和虚阴极振荡器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给出了脉冲变压器、电爆炸丝和虚阴极振荡器的参数选择对负载上获得的电压、电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6.
187.
固体法稀土—硼共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固体法稀土-硼共渗层的组织性能,并与单渗硼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稀土-硼共渗提高了渗硼层的耐磨性,降低了渗硼层的脆性,改善了渗层的组织。文中还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渗层中的稀土元素,发现稀土元素可渗入到40Cr钢中800μm深处。本文对稀土-硼共渗的机理及稀土元素的作用做了初步的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88.
研究了稀土元素在铬钒共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能有效地改善铬钒共渗层结构,提高共渗层生长速度和性能。讨论了稀土元素的催渗机理。  相似文献   
189.
本文主要探索了以有机硅先驱体聚碳硅烷为粘结剂、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及碳化硅防氧化涂层的一体化工艺,探讨了聚碳硅烷含量、热压温度和压力对涂层防氧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涂层前后的Cf/SiC复合材料的防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备的SiC涂层Cf/SiC复合材料的防氧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