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状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的重大任务。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乔静辉爱武、尚武、痴武是出了名的. 身为唐山市古冶区委书记兼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他深解这"第一"的含义.既然兼了,就不能只是名义上的,而要真正抓起来.他把国防建设摆上日程,负起第一责任,使全区人武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广大人武、专武干部都亲切地称他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 :提高国防意识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 ;培养“四有”新人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开展国防教育的三种途径 ,增强了国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公德意识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论述了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公德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公德意识所包含的内容及在高校进行该教育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一年摘掉落后帽;两年完成人武部基础设施正规化建设;三年捧回全省先进人武部的奖牌;四年夺得征兵工作、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刻。新媒介具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天优势,但新媒介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也不容忽视。我们应当扬长避短,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陈红海 《国防》2011,(8):51-53
边防后备力量主要是指平时在边境地区编组,战时运用于边境方向的预备役部队或民兵部(分)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平时参加地方经济建设,战时配合主力作战、动员支前和维护社会稳定。为积极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必须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科学筹划边防后备力量建设,切实为维护国家安全和辖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诚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为了培养具备现代理念的新型人才,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以培养人格为中心的教育方针和策略,从人文素质的"真"、"善"、"强"三个层面着手,切实开展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素质是武警院校大学生的第一素质、核心素质,忠实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大力加强科学理论教育、忠诚卫士教育、时事政策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强化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警魂意识。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招远市,不仅是被誉为“中国金都”的一片黄金沃土,更是一个爱军兴武的革命老区,多次被评为“双拥模范城”。山东某预备役团第一政委、招远市市委书记徐少宁在致力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投身预备役团建设.潜心探索预备役团建设的特点规律,为团队建设发展出思路.解难题、办实事,谱写了一曲曲爱军兴武的壮歌。他担任团第一政委以来,该团先后荣获“全军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先进团级党委”、“先进预备役旅团”等荣誉。金秋时节,笔者来到该团采访,徐少宁抓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三观”思路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