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在弹道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研究中,弹道导弹作为攻击方,其弹道的精确性对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的最终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球旋转是影响弹道导弹弹道精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运用简化公式对地球旋转对弹道导弹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对射程大于500 km的弹道导弹在预测弹道及落点时应考虑地球旋转的影响,否则将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2.
印度导弹及航天发射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9日,印度在东海岸奥里萨邦的惠勒岛首次试射了“烈火”-3中程弹道导弹。导弹起飞后上升至12千米处时,由于二级助推器点火失败,未能成功分离,致使导弹落入奥里萨海域,没有飞抵孟加拉湾尼科巴群岛上的既定目标。据英国广播公司和《印度时报》报道,印度这次试射的“烈火”-3导弹设计射程为3000千米,而实际飞行距离只有约1000千米。此后不到一天,印度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印度星”-4C通信卫星也遭致失败。在如此短时间内的两次发射失败暴露出印度在航天和导弹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其中远程(甚至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将带来…  相似文献   
103.
早在古代.人类就有像鸟一样在天空邀游的理想.美国的莱特兄弟将这一理想变成了现实。从飞机发明以来.地球上面的天空就再也没有安静过.从螺旋浆飞机到喷气式飞机,从小型单座飞机到承载数百人的大型客机.从将步枪搬上飞机到现代的隐形战斗轰炸机,新型飞机层出不穷,丰富着地球上空的舞台,延伸着人类的飞行之梦。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机载被动双基站雷达(Airborne Passive Bistatic Radar,APBR)三维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杂波环境下考虑地球曲率的航迹起始与目标跟踪算法.在地心地固坐标系中建立包含地球曲率的目标运动模型和测量模型.利用多帧测量构建对数似然比函数,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最优值,获得目标的三维状态初值.最后,利用概率数据关联结合扩展卡尔曼算法对杂波环境下的目标进行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不考虑地球曲率的方法能获得更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05.
为提高机载平台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辐射、多个机载平台接收的多基雷达协同探测系统,该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机载射频隐身、生存能力强等优势.分析了星机协同的作战优势,可获取目标RCS空间闪烁增益、双基RCS增益以及融合增益.分析了星机双基协同探测威力与多基融合探测威力,可提高隐身目标探测距离.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地理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课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群,其主要分支有地球物理学、地质科学、地貌学、大气科学、水文科学、水文地理学、地球环境生态科学和人文地理学等等.  相似文献   
107.
《国防科技》2005,(2):4-4
飞离地球7年后,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终于在2005年01月14日登陆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六,并传回了图像,“惠更斯”号探测器重319千克,直径27米,上面安装了6台测量压力温度、风速、大气成分的仪器。“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的探测计划是“卡西尼一惠更斯”探索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8.
109.
王勇  扈建勇  徐爱华 《国防》2010,(5):27-27
近年来,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武部发挥本部藏族干部和民兵语言通、民情熟、习惯同的优势推动当地民族团结,取得了明显成效。县人武部借助该县开展“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感恩报国”和“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有利时机,派出藏族干部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与藏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地了解藏族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努力为藏族群众办实事。  相似文献   
110.
北京时间2月21日,美国海军从其位于太平洋北部海域的一艘巡洋舰上发射了一枚“标准-3”型导弹,成功击中一颗距地球表面200多公里高的失控卫星,从而将演绎了无数遍的《星球大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美国此举意图何在?对国际安全特别是太空军控有何影响?美国的太空战能力究竟如何?太空攻防又有哪些手段?为解开这些谜团,本刊特刊发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