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种改进的多相码信号参数估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由频率导出的一类多相码脉压雷达信号(Frank码和P1 ~ P4码)进行参数估计是电子对抗侦察技术中的难点之一.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的多相码信号参数估计方法.该法利用积分二次相位函数将FrFT的二维搜索转换为2次一维搜索,较大减少了计算量.仿真表明,该法能在较小的计算量下达到与RWT和RAT法相当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62.
幅压直流供电的电动-交流发电机组广泛应用于潜艇等由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独立电源系统.发电机组输出交流电的供电质量受蓄电池的浮动电压和交流负载等因素影响,同时,还存在着输出电压漂移、频率不稳等现象.通过研究机组的工作特性以及独立供电的小容量系统负载冲击对机组输出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影响输出电源品质的因素,采用有效的磁场补偿技术和PI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维持机组输出电压幅值、频率的稳定,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永磁直线同步发电机特殊的结构使其存在一种特殊现象——纵向边端效应,从而严重影响了永磁直线同步发电机的性能。利用有限元电磁场分析软件Ansoft建立了永磁直线同步发电机的二维模型,分析了纵向边端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纵向边端效应对永磁直线同步发电机初级磁场的影响。利用磁阻相等的原理,通过增加发电机端部齿宽度和极数两种方法来改善永磁直线发电机性能。经Ansoft软件仿真,结果表明增加端部齿宽度和极数可以有效抑制纵向边端效应,提高永磁直线同步发电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64.
65.
采用状态变量计算硅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这一成果开发到硅整流发电机坦克供电系统瞬态特性的研究中.实践证明,能大大节省计算工作量.文中有计算实例和与实车试验结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66.
对某型直流发电机电枢绕组端部及并头套的固有频率进行了实际测量;利用ADINA计算软件对其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及变形,从而对发电机的故障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67.
本文采用了自动控制理论中的拉普拉斯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并利用传递函数的特性,对生物系统工程中人体心脏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相应建立了功率谱函数、传递函数、脉冲响应函数、相干函数以及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分析了十二相(四Y移15°绕组)同步发电机带桥式整流负载时的换相过程,给出了十二相和六相(双Y移30°绕组)同步发电机等效换相电抗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9.
利用多相码雷达信号在某个分数阶域内呈现多个间隔相等的冲击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多相码雷达信号分离算法,首先将混合信号以特定的旋转角作分数阶Fourier变换,然后通过窄带通滤波器抽取多相码雷达信号,去除大量噪声和其他干扰信号,最后再经过分数阶Fourier反变换,恢复出时域的多相码雷达信号。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计算量小,分离效果好,可实现较低信噪比下的多相码雷达信号分离。  相似文献   
70.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8所作为牵头单位,成功申请到一项国家"863计划"的主题项目——高性能化学储能电池及示范电站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已被科技部确立按照重大项目进行管理,18所将负责高性能化学储能电池及示范电站关键技术研究的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