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粒子束武器     
物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都具有做功的本领。运动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因此,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大,它所具有的动能也就越大。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电子、质子、中子等极其微小的粒子统称为  相似文献   
32.
本文研究了流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特征,以揭示产生悬浮的物理机制,追溯形成悬浮的动力根源.利用所得结论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了必要的解释,并指出了悬浮这一动力学特点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3.
对某型空空导弹控制舱检测设备进行了总体设计。采用8031单片机,提出各类参数的检测方案,并对系统采取了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34.
从教育训练、装备(作战)模拟、C~3I系统建设、学术研究等几个主要方面对多媒体技术的军事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及早进行人员和技术的统筹与准备,以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5.
负担得起的PAC-3系统改进方法,是以创新、联合和现有工业和政府资产集为一体为基础进行的。在首次导弹飞行之前,通过和地分散的仿真、半实物仿真和试验设施的网络系统一体化集成使用,对PAC-3导弹设计和性能进行分析和校验。这个过程一开始就对导弹阁部件进行进彻底地、严格的测试,然后继续使用一体化集成仿真方法来校验与预测爱国者PAC-3系统改进的性能。这个过程一直是延续到系统级,最终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  相似文献   
36.
5体系结构 5.1虚拟舰艇体系结构的一般要求 虚拟舰艇结构可以提供使系统模型组合在一起模拟战舰运用的框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求虚拟舰艇体系结构应有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37.
战役优势参数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学分析方法在军事行动计划中扮演着越来越显著的角色。对以兰彻斯特作战模型为基础的描述诸兵种合成作战的矩阵微分方程,以及由方程的控制矩阵和状态变量初值,在不解方程的情况下导出的战役优势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空战为例讨论了预测战役结局、辅助军事决策、优化兵力部署和规划火力分配等战役优势参数的主要应用;给出了对战役优势参数和数学模型的评价。  相似文献   
38.
各式防暴水炮警用领域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送  战仁军  张威 《国防科技》2009,30(2):14-16
防暴水炮作为集群式暴乱事件的有效处置装备,在国内外许多警用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各种装备都有着难以攻克的弱点。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指出了现有装备的不足,并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方向和动态。提出应将固定式防暴水炮引入重点设施,以弥补国内的使用空白。  相似文献   
39.
4月22日2008年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继大连.上海.北京举办座谈会后的第四次座谈会.本届座谈会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两个国家级大协会主办.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国家发改委.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有关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出席了会汉。两个协会的领导在会议上分别通报了国产数控机床发展动态与供需合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0.
《国防科技工业》2010,(9):12-17
8月16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中国研讨会"上,八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向与会者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情况、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能发展和技术应用、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扩散等方面开展合作的情况,并对双方未来的交流、合作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认为,这次研讨会的举办,有利于加深感情,促进交流,深化合作,加快发展。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将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