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总结了确定武器系统RM S(可靠性R e liab ility、维修性M a in ta inab ility、保障性Supportab ility,以下简称RM S)指标的一般要求,描述了确定RM S指标的一般程序;根据RM S仿真的基本原理,确定了一套全面描述武器系统RM S的参数指标,建立了以系统装备完好性为目标的RM S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72.
高强 《国防》2002,(1):52-52
孙子曰:“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无有所不可攻也。” 意思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的严阵以待,充分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而要依靠自己牢不可破的防守。  相似文献   
73.
耕海 《环球军事》2008,(20):28-29
近日,台“国防部联合作战训练及准则发展室主任”徐台生中将宣称,“汉光24号”演习实兵演练历经5天4夜,已于9月26日结束。这次实兵演练除为历年规模最大、动员人力最多、操演课目最广的一次外,更采取“全军、分区、同时”方式实施,验证三军部队战备整备及各项战备规定的周延性。台军之所以在演习结束后多日才公布演习情况,原因是演习中发生了多起事故,特别是海军发生的“光华6号”导弹艇搁浅事故,至今尚未处理完毕,在台军内部引发争议。  相似文献   
74.
战备工程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军队财务保障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分析战备工程建设专项经费管理现状入手,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5.
山西省大同军分区后勤部,坚持以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障能力为牵引,狠抓后勤"双配套"常态化建设、军民融合保障力量建设和新大纲训练落实,取得突出  相似文献   
76.
提升军人战备观念必须强化忧患意识,以解决长期和平环境下滋生的麻痹思想;强化时间意识,以解决战争形势和缓情况下产生的松懈思想;强化职责意识,以解决部分官兵战斗队思想趋弱的问题;强化实践意识,以解决战争准备过程中知行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王广浩  韩天旭 《国防》2002,(2):59-59
交通运输线是战争的“生命线”,是战时军队机动的重要依托,对战争的进程和胜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交通运输线的战场生存能力,对于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保持战争潜力,夺取最终胜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8.
搞好军队储备物资管理的目的,在于不影响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尽量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储备物资的经济效益。文章从广义的角度,分别对军队战备储备物资管理和军队日常周转储备物资管理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适应现代战争需要,必须建立有效的战备储备物资与日常周转储备物资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7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军后勤战备物资储备体制、规模、布局以及管理方法、手段等越来越不相适应。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把握物资储备的客观规律,实行合理布局、综合配套、统筹安排、军地共储和物资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国防交通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迫切需要探索国防交通建设的新思路;国防交通建设必须纳入国家建设的大盘子,走寓军于民的新路子,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中求发展;资金不足是制约国防交通建设的关键因素,改革国防交通投资体制,建立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是解决资金不足的根本出路;建立并健全国防交通法制、加强全民国防交通教育是发展国防交通事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