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01.
系泊状态下舰船发生三轴摇摆,使惯性元件中附加摇摆信息,严重影响对准精度。给出了较为完整的对准办案:在粗对准阶段,将惯性元件输出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实现姿态矩阵的粗略估计;住精对准阶段,采用参数辨识法计算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实时估算杆臂K度,实现对杆臂误差的补偿,并通过卡尔曼滤波完成对姿态的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粗对准方案能够较准确地实现水平姿态跟踪,参数辨识法避免了对角增最二次微分引入的误差,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2.
基于多Agent的编队导弹攻击火力分配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解决火力分配优化问题的更多的是运用静态的数学模型,忽略了作战是一个激烈对抗的过程.为了更全面地研究编队导弹攻击分配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编队导弹攻击火力分配仿真优化研究的方法.首先建立了舰艇Agent的模型,研究了Agent的演化模型,建立了基于Agent的火力分配的优化模型.通过Agent自身的演化,从而达到整个编队导弹攻击的火力分配决策的优化目的.最后给出了仿真试验,对仿真结果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3.
设计了采用接触式有源抗噪送话器和气导式/有源抗噪受话器组的小型无线传输模块匿声对讲系统,说明了具体设计思路和方案,并对类似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达到较好的技术指标,适应面宽,对部队小组舜口单兵作战匿声通信,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4.
在标准的编制中处理好标准技术的先进性与可操作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顾及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片面地强调技术先进,标准将难于贯彻,标准失去了制定的价值;同样照搬企业现行技术,缺乏技术升华,也失去了制定标准的意义。本文结合WJ/Z429—2004《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精度分配导则》编制工作介绍了这方面的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205.
为了分析车载惯导大倾角下的导航姿态误差,提出了大倾角状态下转台方位轴不铅垂度是导航姿态误差的误差源;推导出车载惯导大倾角工作时导航姿态误差与惯导姿态角及转台不铅垂度相关的理论公式,并进行了仿真和实物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倾角状态下惯导导航输出的方位角误差是转台不铅垂度受方位调制后乘以俯仰角的正切值,橫滚角误差是转台不铅垂度受方位调制后除以俯仰角的余弦值,俯仰角误差是转台不铅垂度受方位调制的结果,与惯导俯仰角大小无关,转台存在不铅垂度时,大俯仰角下导航方位角和横滚角误差明显增大。惯导导航姿态误差呈现360°周期变化的规律且与惯导横滚角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206.
传统的捷联惯导系统通常用陀螺仪测量载体的角速度,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用加速度计代替陀螺仪,从加速度计输出的比力中解算载体的角速度,角速度的解算精度决定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性能及能否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分析了一种12加速度计配置方式的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角速度解算方法,并将卡尔曼滤波技术应用于角速度解算,提高了角速度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207.
208.
分析了垂线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导弹落点偏差的影响机理,针对目前垂线偏差修正方法存在方法误差的问题,提出通过修改初始姿态角的方法对垂线偏差的影响进行修正.介绍了垂直发射时导弹初始姿态标定方法并建立了初始姿态角修正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9.
给出了基于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导调部体系结构,分析了导调部的功能,提出了其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一个基于装甲兵数字化部队作战仿真系统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10.
为研究垂线偏差对静基座捷联惯导精对准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垂线偏差的捷联惯导误差方程,将重力扰动项分为引起比力测量偏差的部分g■和用于重力模型修正的部分δg~n,提出等效零偏■;基于考虑垂线偏差的静基座下Kalman滤波对准模型推导了姿态的极限对准精度,并给出提高水平姿态对准精度的最优垂线偏差补偿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垂线偏差主要影响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姿态精度,尤其是水平姿态精度;但对捷联惯导系统进行垂线偏差补偿并不一定能提高姿态对准的极限精度,要根据垂线偏差的大小、方向具体分析;当按照最优垂线偏差补偿公式进行补偿时,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水平姿态对准精度。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