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5篇
  免费   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此次俄乌冲突中美西方对俄罗斯采取了全方位政治战攻势,在这一场政治、外交、经济、舆论的激烈斗争中,我们对中国未来可能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政治战概念由乔治·凯南正式提出,但是政治战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孙子兵法》、《管子》和毛泽东思想中早有体现。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和西方近现代有关理论中的政治战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理解政治战在当下国际局势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72.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  相似文献   
73.
杨旭 《政工学刊》2020,(4):28-29
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近年来,部队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普遍推开,这一重要课题的探索研究也不断推陈出新。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部队一线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作用,充分运用网络思维、资源和手段,实现从"网络"到"网络+"的动态升级,推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我们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相似文献   
74.
耕海 《环球军事》2008,(3):42-43
今年年初,因前“国防部长”李杰把政战系统最重要的监察权(政三)和保防权(政四)移出,加上编制调降,几乎已名存实亡的台军政战体系,在现任“国防部长”李天羽的强势主导下,重新大复活。台军总政治作战局不仅收回“政三”和“政四”系统,从先前的五个处扩增为七个处,同时还将增加新的编制,恢复已简并调整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政战系统,图谋以此加强对台军的监督,提升所谓的“精神战力”。  相似文献   
75.
统筹安排部署,在协调落实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统筹部署安排,是抓好教育落实、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政治机关作为教育的主导部门,负有谋划指导、管理协调教育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76.
推动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强化首位意识、主导意识、主体意识、政治意识、德育意识、创新意识、法规意识、责任意识、军校意识、人本意识,树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改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健全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机制,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法规制度是部队建设基本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实现部队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新形势下,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是落实胡主席和军委、总部决策指示的实际行动,是新形势下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8.
信息化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内容的海量性要求教育资源广博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性要求教育方式平等化,信息手段的特殊性要求教育技术现代化。  相似文献   
79.
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及原因是多方面的 ,危害甚大。领导机关和政工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 ,端正思想路线 ,转变作风 ,划清界限 ,提高素质 ,求真务实 ,注重实效 ,才能克服形式主义 ,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0.
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无数楷模,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事迹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披露出来,都能着实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特别是青年人更是易于受感染的群体。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焕发、志存高远、极愿有所作为的人生平台上,所以人性最美好一面的旋律更容易拨动他们的心弦。然而许多人仰慕奉献精神却不能化为奉献行动。这种情况使许多人难免疑惑,他们不禁追问:奉献是我们这个时代应有的精神吗?(一)奉献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精神。这因为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社会行为。奉献源自广泛的爱心和责任。人性中关爱他人和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潜能而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