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应突出以“双基”为主线,以名篇为范例;应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做到形式序列化、知识系统化、练习安排科学化。  相似文献   
42.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样是一篇优美生动的课文,有的教师处理起来,犹如疱丁解牛般得心应手、出神人化,教者轻松自如,听者如坐春风,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和谐融为一体,欲罢不能。而有的教师却只是照本宣科、四平八稳,教者生拉硬扯,听者恹恹欲睡,课堂上毫无半点生机和活力。同样的教材,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43.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瑞环同志的《看法与说法》一书。这是一本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教材。《看法与说法》全书共四册。作者认为:“凡事都要有一个看法”,“看法是头脑改造过的认识、观点、主张”。“说法是看法的表达”,“在坚持准确性的前提下,力求通俗、简洁、鲜明、生动和富有个性”。该书以摘要的形式辑录了李瑞环同志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问题的看法和说法,全面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领导艺术、从政智慧。在厚厚的四本书中,值得介绍的观点很多。但令人感受最深的,是关于如何看待和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一、“分层次教学”实施依据目前大多数高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状况,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会考,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教学中“掐头去尾烧中段”,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及早进行会考、高考复习之目的。“生吞活塞”,“枯燥无味”,使教与学陷入苦境。鉴于上述原因,本着普通…  相似文献   
45.
一、引言高职高专学院篮球选项课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球类运动教学的教材和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其特点是把篮球运动的教学方法手段,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并形成技战术体系。在教学上强调技术,在有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实战意识和能力。学生在体育课上以掌握技术动作为主,而高  相似文献   
46.
一、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要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文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包罗万象,丰富多姿.  相似文献   
47.
音响是电视教材中听觉信息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在准确把握音响内涵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对其在电视教材中的应用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运用音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本文在对哈萨克斯坦高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哈萨克斯坦汉语教材的使用现状,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挖掘汉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师生对汉语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提出针对哈萨克斯坦本土化教材编写的策略.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MOOC在全球迅速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也对数字化教材建设提出了紧迫要求.结合MOOC的特点,对数字化教材的定位、设计原则、编制要求及应用模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规范是标准中最常见的类型,GJB6000—2001《标准编写规定》是我们编写标准掌握格式和编写原则的依据,但是在标准编写中却常常由于执笔人对GJB6000—2001的理解不深刻,出现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编写要求,在实际中不利于操作的问题。本文作者在长期的标准编写和编写管理的工作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