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反空空导弹的导引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空空导弹的导引头对空空导弹的最大探测距离方面论述了其不适宜采用雷达导引头的原因,并指出了反空空导弹可采用红外导引头来跟踪空空导弹的可能性。同时又分析了空空导弹的红外辐射特性,说明了反空空导弹红外导引头探测器响应工作波段应为3μm~5μm。  相似文献   
43.
由于浅层地下目标与背景土壤的热物性不同,影响了整个区域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容易被敌方探测系统发现并击毁。针对这一问题,考虑太阳辐射、天空辐射以及风速的影响,建立了埋藏地下目标的区域温度分布传热模型,揭示了不同时段埋藏地下目标对区域表面温度场的影响。在变换热力学的基础上,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推导出球状瞬态热斗篷的导热系数的通解表达式。根据等效介质理论,对设计的热物性参数进行均质化,并通过数值实验方法验证了基于热斗篷地下目标红外隐身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为进一步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突防性能,提出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方法。考虑飞行器180°×360°方向的雷达散射截面,针对原数据尖峰多、收敛难的难题,运用高斯滤波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既不改变原数据趋势又加以平滑,提高优化问题收敛性能。为使计算所用雷达散射截面数据具备较强的保真性,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调用离散数据计算实时雷达散射截面。完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低可探测性滑翔弹道优化问题的建模,以探测概率为目标函数,运用hp自适应Radau伪谱法优化求解,采用逐步计算策略进一步提高优化效率和收敛性能。与传统最短飞行时间弹道对比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飞行器被雷达发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45.
46.
要闻     
张云川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7月6日,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在陕西省西安市市长陈宝根等领导陪同下,考察了西北工业大学新校区——长安校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陈求发、副秘书长胡亚枫一同  相似文献   
47.
当掌握了一定的航天技术以后,人类的探索必然向深空发展,第一步肯定就是月球。所谓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就是集中共同的智慧,互通有无,大力协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一种奇迹。  相似文献   
48.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吴邦国主持大会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就首颗探月卫星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致电表示热烈祝贺此后,国防科工委召开庆功表彰大会五部委联合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49.
量子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以提升经典系统性能是近年来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研究热点。由于隐身和电子对抗技术的进步和日益成熟,雷达作为一类典型的电子信息系统,其目标探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从雷达目标探测角度出发,介绍了量子雷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若干实现模型,重点剖析、归纳了量子纠缠等量子效应增强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物理机理与研究现状,指出了量子雷达研究和实现中的关键技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0.
红外技术及其在消防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红外技术及其在消防领域中的应用,其应用主要包括电气防火检查、火灾探测、火情侦察和灭火救援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