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建立了一雏热构件模型,该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模拟是否有内热源、不同几何形状及具有多种边界条件的热构件.方程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法求解热传导方程,并将模型应用于核动力装置的运行分析中.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一维热构件模型能逼真地描述一雏热构件的温度场分布,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加速老化实验箱在55℃密封、半密封条件下对推进剂进行寿命加速,获取不同贮存条件不同贮存寿命的样品。运用气相色谱测定样品中安定剂间苯二酚(Res)和中定剂(C2)质量分数;利用甲基紫实验仪测定样品的安定性,得出样品安定剂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安定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微量热天平对安定剂间苯二酚进行了热重分析,实验发现间苯二酚高温易升华,升华速率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134.
本文主要叙述我们在某火控台的研制过程中,根据电子设备热设计原理,经过分析和计算,对某火控台所采取的散热措施,包括冷却方式的选择、风机的选用和设备内部各模块的散热措施等。通过例行试验,对接联调试验等,都证明了该火控台的热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5.
本文导出工质与三个热源间的传热系数分别为。α、β和γ,传热规律为q~∝△(T~(-1))时,内可逆三热源热泵的最佳供热系数ψ与供热率Π间的关系:ψ<1时,Π=K_1ψ[T_p(T_H-T_ο)-T_H(T_p-Tο)ψ]/[T_HT_pT_ο(1-△_1ψ)~2];ψ>1时,Π=K_2ψ[T_p(T_H-T_ο)-T_H(T_P-T_ο)ψ]/[T_HT_pT_ο(△_2-ψ)~2];式中,K_1=αγ/(α~(1/2)+γ~(1/2))~2,K_2=βγ/(β~(1/2)+γ~(1/2))~2,△_1=(α/β)~(1/2)(β~(1/2)-r~(1/2)/(α~(1/2)+γ~(1/2)),△_2=(β/α)~(1/2)(α~(1/2)-γ~(1/2))/(β~(1/2)+γ~(1/2))。由此可得许多有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以某涵道风扇为原型,从理论上分析涵道扩张角对涵道风扇气动特性的影响。运用滑移网格模型,采用三维不可压黏性Navier-Stokes控制方程,利用SST k-ω湍流模型,计算两叶桨气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分别计算涵道风扇在悬停状态下,3000~8500 r/min转速范围内,涵道唇口外形、扩张角和涵道高度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并对流场进行分析。椭圆形唇口的涵道风扇总拉力系数小,气动效率低;当涵道扩张角在8.2°附近时,功率系数相对最小,随着扩张角增大,在桨盘下方靠近涵道壁面附近出现气流分离;涵道拉力系数对涵道风扇高度的变化敏感度低,随着高度增加功率系数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9.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验证性试验特殊的飞行环境和助推分离条件,以某轴对称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级间分离问题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非结构网格局部网格重构技术和非定常问题非定常六自由度问题仿真方法,对该复杂构型飞行器助推分离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得到弱干扰冷态分离状态下飞行器及助推器的运动参数和气动力参数在分离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对0.3 s内助推器的位移轨迹进行分析,判断分离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最佳的分离工况条件。  相似文献   
140.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鼻锥热防护,构造常规圆柱螺线管磁控热防护系统的物理模型。采用低磁雷诺数磁流体数学模型,对外加磁场作用下的高超声速鼻锥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常规螺线管磁控热防护系统的有效磁感应强度范围;给出满足导线电流密度工作极限的螺线管几何参数的要求。研究表明,由于磁控"饱和现象"及导线电流密度的限制,系统可行工作范围为驻点磁感应强度B0∈[0.05 T,0.20 T];B0=0.20 T时,驻点热流密度和总热流分别降低了31.3%和56.6%,热防护效果良好;但磁控系统导线质量仍然较重,应采用可缩短与驻点间距离的异形螺旋管或超导磁铁等替代方法来满足工程防热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