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结合美海军不同时期对两栖作战的需求,描述了美海军五代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历程及作战能力,阐述了五代两栖攻击舰发展和两栖作战理论发展的相互影响,从作战理论与舰艇装备的发展探析了美海军两栖攻击舰的发展思路和特点,为海军两栖攻击舰发展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2.
83.
为了研究分段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水动力性能,实现减阻增速,将尾翼板安装到水陆两栖车的方艉部,并开展了水池试验和仿真研究,两者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仿真研究了车体的纵向重心位置、尾翼板的长度和角度对水陆两栖车阻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阻力成分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车体纵向重心位置在540~560 mm 时,车体所受水阻力最小;在速度为3~5 m/s时,长度为156 mm,与水平面夹角为10°的尾翼板减阻效果最明显,相比于原裸车体的阻力,减阻率达到34.3%;加装尾翼板可以增加车体的尾部中空区长度,相当于增加了水线长,增大了长宽比。该研究表明:适当调节重心位置和优化尾翼板参数,可以有效实现水陆两栖车的减阻增速。  相似文献   
84.
大型岸基固定翼反潜飞机虽然具有航程、航时、速度等多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其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巡逻飞行和盘旋等待上面,实际作战能力的发挥有限,且效费比也较低。若发展一型速度和岸基涡扇动力固定翼飞机相当,作战半径大、抗浪性能好、且具备水面持久驻留和低速巡航功能的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则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对其在应召反潜、检查反潜、巡逻反潜和持久威胁组网式反潜中的运用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通过利用可在水面起降和长时间驻留停泊的特点,以大型水陆两栖为平台的反潜飞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航空反潜作战的有效性,还能极大的降低运行成本,对增强海军中远海作战能力和体系化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张炎坤 《政工学刊》2014,(10):74-75
近日,几名转业士官回部队办理手续,我问连队有没有安排吃住,连队主官说:“现在反‘四风’,不敢吃喝啊!”转业士官则直言:“现在连队不像以前那样充满人情味了。”反思一些基层单位官兵友爱的氛围不是那么热烈,与部队人情味的淡化缺失不无联系。我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持续推进转作风、纠“四风”,就是为了接地气,增强凝聚力,理应人人有情意,处处暖如春。  相似文献   
86.
滕刚 《环球军事》2014,(17):42-43
2014年8月3日日本防卫省透露,日本政府已决定向美国购买1艘4万吨级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拟在2019年交付口本海上自卫队并完成实战部署,使口本海上自卫队相关军购动向再次引起广大军迷的关注。该级舰战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的大隅级两栖船坞运输舰(与一般同类舰不同,采用全通甲板设计)相比,孰高孰低?本文将作较深入介绍。  相似文献   
87.
正这不是一场演出,而是最真实的军营青春影像志。近期,在江苏卫视热播的《超级女兵》,真实记录了"90后"两栖侦察女兵90天实战磨砺的魔鬼征途。女子两栖侦察兵,第一次这样高调地亮相荧屏,只想大声地表白:"女兵不是花瓶,不仅能吃苦,而且能打仗!"英晓妹耳边回荡着95式步枪"突突"的射击声,这名22岁的女兵和另外73名全副武装的女子两栖侦察队战友,站在船坞登陆舰阔长的甲板间,一  相似文献   
88.
耀吉 《环球军事》2013,(15):44-45
随着美海军“海上基地战略”的不断深化,包括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运输舰等构成的联合作战网络倍受青睐。2005年,美海军提出MLP,即机动登陆平台概念,旨在通过建设这种犹如骆驼一样的平台,为各类战舰提供运输中转,未来或将成为美海军“海上基地战略”及两栖作战的核心。本文将对美军MLP机动登陆平台予以解析。研发历程 MLP的英文全称是MobileLaunchingPlatform,即机动登陆平台,意为能够实施机动、可以由其他战舰登陆其上的海上平台。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登陆”指的是提供“登陆”,这个平台并不具备自身登上陆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
10月中旬,日本防卫省发布了2014年度预算概要报告(以下简称“军费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在日本“西南海域”的“警戒监视”力度,整编日空自警戒航空队,组成“第2飞行警戒监视队”,通过引进无人驾驶侦察直升机、AAV7RAM/RS水陆两栖战车等装备,完善对“西南诸岛”的防御。由此可见,日本目前正在全面备战钓鱼岛。  相似文献   
90.
《华北民兵》2013,(7):55-55
卫士—2火箭炮是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研制的一种带有控制系统的远程多管火箭武器。它以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方式,采用六联装贮运发射箱,火箭弹可根据不同的战略战术要求,换用6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战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