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维语数字作为各自语言文字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计数,表实指,是数概念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但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由于、维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很大,各有其独特的称数方式,而且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给人们的理解和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从、维语数词方面的差别入手,对、维语数词进行对比性探讨,并对、维语数词的差别做了归纳。  相似文献   
12.
盛世与国防--对汉、唐、清三大盛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世”是当今甚为流行的一个主题词。但什么是“盛世”,“盛世”是否就意味着安逸和太平?人们还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唐、清三大盛世的分析,深刻揭示了盛世与国防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思想观点对于人们如何定位现代中国社会,增强忧患和责任意识,颇具启迪意义。为此,我们特将本文推荐给广大读者,希望文章中的理论观点能够引起大家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3.
俄译是大学俄语教学的重点 ,也是大学生俄语学习的难点。针对俄语教学课时少 ,内容多的矛盾 ,将“点式”翻译教学运用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课文教学中 ,以提高大学生的俄译能力  相似文献   
14.
立国之初,满目疮痍。统治者吸取了秦暴政亡国历史教训,从解决社会经济与军事需要的矛盾着手。制定了罢兵归家、与民休息,轻徭薄赋、赋役简寡;以农为本,富国裕民,人皆著籍、奖励生育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克服了秦末暴政和战争造成的衰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而社会经济的进步,又给军队建设带来活力,军事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民族地区中小学民双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个人项特点,本研究以新疆某县从事民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民双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个人项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性别因素、所授科目因素、教学模式因素对双语教师教学效能感有不同的影响;女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要高于男教师;从事文科科目教学的教师教学效能感要高于理科教师;采用模式~教学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最高,模式二教师次之,模式三教师最低;其它个人项因素对教学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高校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如何科学构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对新疆各高校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新疆财经大学“民一体化”教学改革已经实施6年,通过对实施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提出重视语预科教学、分层分级教学、利用在线教学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高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光禄的智慧     
正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被后人视为宝物。尤其铜鼎更是珍贵,后代的帝王倘若得到一只周鼎,就会以为是上天降下的吉兆。武帝时,有一次在汾阴发现了一只周鼎,武帝高兴坏了,先把它放在太庙,感觉不妥,又藏在甘泉宫。大臣们为了讨他喜欢,都纷纷表示祝贺,极尽献媚之能事。唯有光禄大夫吾丘寿王与众不同,说:"这并非周鼎!"武帝十分生气:"我得到一只周鼎,  相似文献   
18.
新疆推行民合校后,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一直是双语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特克斯县初级中学为个案,考察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民考民”及“民考”中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哈萨克族“民考”和“民考民”学生在语言文字使用、语言态度以及语言文化认同上有较大差异,但也有一致性:希望在熟练地掌握语的同时,也能掌握好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最后基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水平和培养民兼通人才的目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