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陈长寿  郭仁校 《国防》2003,(4):49-5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种形式所有制企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企业民兵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四难”:一是领导难。随着“三资”、股份制、私营、民营等新型企业比重的不断增加,企业中出现的无“党员”、无“组织”的现象比较多。特别是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企业领导体制,以及跨区、跨行业领导关系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增加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对民兵工作的领导难度。二是协调工作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主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开展民兵工作怕牵扯精力,影响生产和效益。而企业武装机构不稳定,工作得不到认可,基本上成了企业的一种“摆设”和“累  相似文献   
102.
吕录庭 《国防》2002,(10):55-56
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内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际间贸易及投资愈加自由化,知  相似文献   
103.
张炜 《国防》2002,(9):50-53
为进一步深化信息动员理论研究,积极推进信息社会条件下国防动员工作,本刊编辑部前不久在哈尔滨市组织召开了“信息动员学术座谈会”。部分战区、省军区(警备区)和军分区及人武部代表共3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信息动员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动员的机构建设、信息动员的法规制度建设以及加强信息预备役力量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学术观点。现将部分人员的发言摘登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动员经历了从行政命令体制向常态化、制度化的转变。进入新世纪,我国国防动员法制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国防动员法制体系,无论是国防动员基本法还是国防动员专门法的建设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完善国防法制体系的同时,国防动员机制也步入平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5.
隋世波 《政工学刊》2008,(12):31-31
一、更新观念。树立依法建设基层的意识。首先是转变基层管理者的观念。要使基层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加强基层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才是军队基层科学发展的长远之路。那种靠政策、靠经验、靠威信的管理方式,虽然能解决一时之需,但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管理中的难题,也不能及时应对基层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的.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加快和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加人WTO是一个积极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目前的经济法律制度还难以与国际贸易规则对接,亟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而实现与国际贸易规则相对接,还必须在相关的立法中进一步深化经济法制的理念,积极健全和完善与经济法制建设相关法律.加快适应"法治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是保障我国加入WTO之后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实施后勤规范化管理,不仅是贯彻落实总部党委提出的实现后勤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举措和实际步骤,也是着眼未来,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落实后勤规范化管理,促进保障能力的提高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人手,实现“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8.
杜亮 《国防》2002,(10):15-16
国防资产是国家为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研生产和其他国防建设直接投入的资金、划拨使用的土地等资源,以及由此形成的用于国防目的的武器装备和设备设施、物资器材、技术成果等,它是国防活动的财力和物力保障,是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因此,尽快制定一  相似文献   
109.
110.
刘新明  鞠峰 《国防》2002,(9):21-22
目前,我国的核化生防护由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负责,受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领导,实行国家、大军区、省、市、县五级体制;核应急工作则由国家计委牵头,日常工作由国家核应急办公室负责,主要实行国家、省、核电厂三级体制;化学救援一般实行市、县、厂三级体制;军队的核救援体制尚不完备,化学救援体制的建立还处于初始阶段。现行机制存在领导多元、关系交错、条块分割、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