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关于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差分解法的误差估计式,所见文献中都是借助于极值原理,给出误估计为(M(b-a)~2/96)×h~2.本文利用矩阵的理论和方法,得到的估计式为(M(b-a)~2/96)×h~2·(1/1 (q/2)×h~2),与已有的估计式相比较,有所改进,而且体现出系数q(x)  相似文献   
162.
给出了恒加试验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与最优线性不变估计。与有关文献给出的二步估计相比,这两个估计有较大改进,并且在计算上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63.
基于传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次优渐消因子的EKF用于非线性时变随机动态系统状态与参数的联合估计。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算法的仿真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联合估计器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实时性和动态跟踪能力。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联合估计器应用于实际系统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4.
首先概述了单目标定位和跟踪的现有研究结论和新问题,接着叙述了神经网络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它对第1类和第2类火控系统应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5.
特征矢量法是分辨相关信号源的一种有效算法。该算法需求出阵列接收信号空间相关矩阵的最小特征矢量。本文在梯度法与空间三角格型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变换自适应法。此法通过一个变换,将求矩阵最小特征矢量的问题转换成求最大特征矢量,从而避免了矩阵求逆这一繁杂过程。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仿真结果均表明,该算法在计算量和收敛速度方面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6.
精确测定初速仍然是弹道测量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现代多卜勒雷达尽管很实用,但对于处理实际数据还存在许多缺陷。本文运用Robust估计的现代统计法,通过改进原某测速雷达中的数据处理部分,达到即使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也可以计算出其精度能估计的初速度。使用同一方法还可以确定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167.
168.
知远 《现代军事》2009,(12):60-64
美国《联合部队季刊》2009年第4期刊登了美海军陆战队阿兰德·威斯特拉中校关于无源雷达与隐身技术方面的文章。该文首先介绍飞机与雷达之间的斗争史,随后介绍隐身技术和反隐身技术的兴起和目前被动雷达的出现,以及它与信号处理和信号合成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9.
数字式相位差测量方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位差变化率是最近提出的用于快速无源定位的观测量。该文研究相位差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提出了一种正交双通道数字式的相位差测量方法。通过对信号频谱的分析 ,计算了测量系统输出的信噪比 ,从而得出了相位差测量的理论精度 ,随后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 ,论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相位差测量  相似文献   
170.
提出了将极化阵列应用到反辐射导引头上,导引头利用目标与诱饵的极化差异,采用极化域-空域联合估计方法抗诱偏。首先,利用波达方向矩阵法,估算出雷达与诱饵的空间二维到达角和极化参数,将估算出来的二维到达角信息为反辐射导引头提供导引,极化参数用来鉴别雷达与诱饵,从而达到抗诱偏的目的。然后,结合导弹运动方程及导引方程对反辐射导弹抗三点源诱偏进行了全弹道数字仿真,并且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全弹道仿真进行了多次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将极化域-空域联合估计应用于反辐射导引头抗诱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