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晓原 《政工学刊》2023,(10):78-79
据芬兰科研人员对700名志愿者进行的14种情绪对个体生理变化影响的实验发现,人们在不同情绪控制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温度也出现相应变化。例如,人在愤怒状态下,上半身温度会升高,与下半身的低温形成鲜明对比,其热成像图如同我们所讲的“怒火中烧”一般;悲伤时,人的四肢呈现低温,犹如“四肢冰冷”所形容的那样;感到幸福时,热成像图则显示出全身洋溢着温暖;等等。  相似文献   
12.
宋勇  郝群  张凯 《国防科技》2013,(6):24-27,36
特种车辆乘栽员的生理心理状态与车辆技术状态并列成为影响车辆整体效能的重要因素。针对乘栽员的生理心理状态进行监测并适时干预,可以实时掌握并调整人员状态。既有利于车辆能力发挥,也有利于整体协调。生理监测调节系统拟采用生物传感技术,采集人员生理心理指标参数,通过车辆通信及指控系统网络,使指挥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人员的疲劳及生命体征状态.通过合理的心理干预及医疗指导。使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或合理的医疗自救互救,最大程度地保存行动能力。该系统可应用于平时训练及评估.也可应用于行动决策指挥及医疗救护部署。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战场态势感知对人员信息采集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战场态势生理信息感知系统。该系统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穿戴技术,以CC2430芯片为核心,利用多生理传感器采集士兵生理信息,实现了心电、呼吸、体温和肢体运动的实时监测,并通过RS-232接口与微机连接,显示实时分析结果。经实验测试,结果与设计相符,数据误差不大于0.5%,系统功耗为240mW,通信距离为150m。该系统较好地满足了实时、准确、长时间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提升大学生学习力之浅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一世纪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社会。当代大学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确立较强的学习力,储备良好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总结,从学习力的内涵、现状分析、提升的途径和策略、采取相应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解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海军陆战队,素有“军中之军”的美誉,而海军陆战队的训练,有人称之是“炼狱”,也有人称为“兽营”式训练。  相似文献   
16.
官兵的身心健康是其战斗精神形成发展的根本依托.没有强健的身体,就不可能具有充沛精力与昂扬的斗志,战斗精神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生理基础;同样,没有健康的心理,官兵的心理及思维活动就会产生偏差,脱离现实,战斗精神的形成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很喜欢晨练。辽宁省健康教育所提醒人们,适当晨练可使人全天充满活力,并可减少焦虑、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精力。但是晨练一定要注意科学性,不能违背生理原理,否则适得其反。不要在空腹或饱腹状态下晨练。可吃些食物,至半饱后稍事休息再到户外进行晨练,这样有助于强身健体。"闻鸡起舞"不宜提倡。有的人清晨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事简介汪莉,全军精神和心理疾病防治中心、南京军区第102医院心理医生,主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被基层官兵亲切地称为"心灵阳光播洒者"。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魂(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这观点正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所接受。但在中小学中,却有…  相似文献   
20.
游泳训练机体热量消耗较大,易产生训练疲劳。在游泳课训练中,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克服疲劳现象,加快恢复过程,使机体的生理机能和运动机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运动状态。实践证明,积极恢复能有效地克服疲劳现象,加快恢复过程,有利于运动水平及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