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民转军技术     
《中国军转民》2013,(4):77-78
柔性纳米结构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 关键技术参数或产品性能: 在强度为100mW/cm2的AM1.5G标准太阳光照射下,开路电压≥1.OV;短路电流≥15mA/cm2;填充因子≥O.60;能量转化效率≥6%;  相似文献   
92.
针对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系统的亚临界问题,引入了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技术来提高系统发生极限环振荡的临界速度。建立了具有NES控制的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质量比、频率比、阻尼比、相对位置等NES参数对颤振系统极限环振荡的抑制效果,以及NES参数对颤振系统极限环振荡临界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阻尼比越大,可以在越小的自振频率比情况下使系统进入稳定区,但需要更苛刻的NES位置要求,即越靠近机翼前缘;而阻尼比越小,则使颤振系统极限环振荡响应进入稳定区所需的NES质量越小。在NES位置靠近机翼前缘时,增大自振频率比会使极限环振荡抑制效果有明显的提升,而增大质量比可以显著提高极限环振荡的抑制效果和临界速度。此外,NES的阻尼比越小,其颤振系统的极限环振荡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3.
陆虎 《环球军事》2011,(1):42-43
2010年6月23日至8月1日,美国进行了例行的RIMPAC2010“环太平洋联合演习”。这次演习虽然以海上训练为主,但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登陆演习中,最新的GUSS无人车首次公开亮相。GUSS是一种6轮多用途小型车,可以无人驾驶,它采用6×6驱动系统,有较好的越野机动能力。除了可以运送人员、装备、弹药外,它还能搭载两副担架,作为前线救护车,快速后送伤员。  相似文献   
94.
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在高速流场中的颤振行为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Mindlin厚板理论和Von-Karman大变形理论描述热塑性复合壁板结构大变形,超音速气动力采用活塞气动理论.考虑温度引起的壁板面内热应力和热塑性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根据虚功原理和有限元法推导建立了热塑性复合材料壁板的热颤振模型,进...  相似文献   
95.
针对面向无人化陆战的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开展研究,并分析其智能化运用方式.从作战样式、作战任务、装备编配4个方面对未来无人化陆战的特征进行分析.从情报数据挖掘、态势融合共享、指挥自主决策等方面,分析了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化发展能力需求,建立智能指挥控制系统能力型谱.最后,构建了包含基础层和决策层的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遵循OODA的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模型,并以作战活动视图对智能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活动过程进行描述.通过对智能指挥控制系统能力需求、系统架构以及智能化运用方式的分析研究,可为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在未来陆战场的合理应用指明了方向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96.
97.
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例如初中学生初学电路,对电路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在认识上比较模糊.其原因如下:一是电流看不见,二是"元件"指的是用电器(或电阻),三是电流把"元件"串联或并联在一起,参照的是电路中的电流.因为电流看不见,又不会根据现象大胆的去感受电流.学生只从字面上理解串、并连电路,所以经常出现各中错误.遇到稍微复杂的电路,就往往束手无策.串、并连电路又是今后学习的基础.怎样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串并联电路,关键是能否引导学生感受到电流.设计如下电路如图(1)并用磁铁把元件粘在黑板上,用两节新干电池串联做电源,现象明显.具有很大的可见度.目的是为了创设情景,下面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着眼于激发、促进他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98.
阻尼振荡的数学本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从平面自治系统奇点的性态角度出发分析了阻尼振荡的数学本质。以全新的视角讨论了三种阻尼情况的本质区别,由此引出了系统在平衡态的稳定性问题。进一步用系统稳定性理论论述了自激振荡器的设计思想。该分析方法也是研究非线性动态电路、动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利用GDX-501气固色谱柱分离有机氟工业中残液气的条件;使用GC-MS技术鉴定了有机氟工业中残液气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0.
铺层方式对碳/环氧管层间剪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7.0对软模膨胀成型制备的碳/环氧管件在轴向载荷下的层间剪应力进行了分析。表明铺层的不对称性会显著导致环向层间剪应力增大,增幅在0.43~1.14倍,但对轴向层间剪应力影响很小;碳/环氧管的轴向铺层和环向铺层的比例对轴向层间剪应力和环向层间剪应力有显著影响,其比例在7∶3~4∶1时可以有效降低碳/环氧管的层间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