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等离子体又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是继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物质存在的第四种物质状态。它是由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且宏观上呈电中性,其运动主要受电磁场力的作用,并表现出显著的集体行为。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热致电离、气体放电、高能粒子轰击、激光照射等方法都能使气体电离成为等离子体。在军事上,  相似文献   
32.
用改进的有机金属路线合成了聚对亚苯基硼和聚间亚苯基硼。聚对亚苯基硼的分子量(Mn)为783.66,结构为(1)(可溶于乙醚,苯环为对位取代)和(2)(不溶于乙醚,苯环对位取代);聚间亚苯基硼的Mn为876.56,结构为(1)(可溶于乙醚,苯环间位取代)和(2)(不溶于乙醚,苯环间位取代)。  相似文献   
33.
由数个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组成的方面军拥兵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是战时苏军最高等级的作战单位  相似文献   
34.
由于SiC光学材料具有高化学稳定性,使其在普通的等离子体加工中难以获得较高的加工效率。在等离子体加工实验中,我们发现提高等离子体的自身射频电压,可增强等离子体与SiC材料之间的电弧放电作用,而借助电弧的增强作用提高SiC材料的加工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了电弧增强等离子体加工方法。为研究电弧的形成原理,本文使用自制的探针分别测量了普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和电弧增强等离子体的电压。并分别使用传统方法和电弧增强方法对S-SiC进行直线扫描加工实验,证明了电弧增强等离子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35.
孙宗祥 《国防科技》2000,21(2):64-67
1引言 为了在目标识别、跟踪、拦截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提高飞机、导弹、舰艇和军用车辆等武器装备的生存力,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隐身技术,该技术实质上就是尽量减少目标本身对雷达、红外及其它光、电、声探测系统的显示特征。传统的隐身技术主要着眼于改变飞行器的外形和结构以及采用吸波材料和表面涂层以降低雷达散射截面(RCS)。而本文将重点探讨一下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实现隐身的技术(以下简称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相似文献   
36.
3-取代-2-噻吩甲醛(I)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农药、医药中间体。提供的制备3-取代-2-噻吩甲醛(I)的合成路线短,收率高,设备投资低,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反应过程的跟踪分析,揭示在间二硝基苯催化氢化还原成间苯二胺的反应过程中存在硝基的双分子还原方式,由此推断出间二硝基苯催化氢化的反应历程。由于双分子还原方式的存在,有可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这可能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针对液体火箭发射过程中尾部高温射流对发射场导流槽混凝土产生机械冲刷剥蚀,以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为研究对象,选用燃气射流正向冲刷的方式进行传热仿真,通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热力耦合计算,分析传热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应力分布与表面剥蚀形貌,进而揭示出射流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剥蚀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  相似文献   
39.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焦点,涉及工业、军事的高能物质(活性粒子)加工及其辐射的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室)。目前,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源的研究局限于弱(电场)电离放电范畴,存在等离子体浓度低、能耗甚高和体积庞大等问题。为此,研究外加非均匀强电场、空间电荷形成的本征电场对离子的作用力及其运动规律,以便解决形成高浓度等离子体的方法及离子从强电场束缚中引出去的问题,为研制强电离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加工方法,此源外输的等离子体束的浓度有望达到1014/cm3。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可以做到微型化,每立方厘米有效放电体积处理气量高达15m3/h。它的体积、能耗、一次造价、运行成本等也将成万倍地降低,解决了等离子体工程化的现存问题;也能解决困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减阻及天线的应用理论与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40.
等离子体干扰巡航导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等离子体干扰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GPS系统制导巡航导弹的特点和等离子体对电磁波传输的影响,探索了一种等离子体抗巡航导弹(GPS制导)新途径。对干扰所需最小等离子体自由电子数密度进行了估算,分析了该途径干扰对抗巡航导弹的可行性,为防御巡航导弹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