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在无线通信中应用多用户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多路径干扰 (MAI)。实验证明 ,实际信道通常包含冲激噪声 ,从而是非高斯的。讨论了目前扩频通信 (DS SS)中应用于非高斯信道的自适应鲁棒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以前的研究大多存在两个缺点 :一是需要对非高斯信道的模型有一个先验估计 ;二是计算较基于高斯信道的算法复杂的多。本文从传统的特征空间的自适应跟踪技术PASTd[1] ,针对其误差模型对算法进行修改 ,提出了一种简易的鲁棒算法。经蒙特卡洛仿真证明 ,该方法在含冲激噪声信道中能显著提高信号子空间跟踪的精度  相似文献   
932.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导航技术,无论技术研究还是实验验证,都是以X射线脉冲星信号为基础。但是实际的观测数据无法确定其精确值,不便于进行导航算法的分析验证。因此,通过模拟算法重构X射线脉冲星信号十分必要。基于泊松分布建立X射线脉冲星信号模型,介绍脉冲轮廓的构建方法;介绍了两种纯数值的脉冲星信号模拟算法。针对这两种算法因近似导致信号模拟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精确光子流量函数的纯数值X射线脉冲星信号的模拟算法,该算法采用分段线性函数拟合的脉冲轮廓函数,基于分布函数及其反函数导出。模拟算法重构PSR B0531+21脉冲星的信号,并利用χ2拟合优度检验验证模拟算法生成的光子到达时间服从泊松分布。将提出的算法与两种已有的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从光子数目和脉冲轮廓误差来看,提出的算法都优于其他两种算法,更接近实际信号。由新算法重构的脉冲星信号进行历元折叠得到观测脉冲轮廓,并将其与标准脉冲轮廓比较,发现随着观测时间的增长,观测脉冲轮廓趋近于标准脉冲轮廓,验证了模拟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3.
利用微波脉冲注入实验平台,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了损伤效应实验。在微波脉冲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损伤的失效分析中,当低噪声放大器增益下降大于10 dB时,发现硅基双极型晶体管出现了永久损伤。通过对比测量硅基双极型晶体管损伤前后的电特性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损伤后晶体管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硅基双极型晶体管被微波脉冲损伤后,基区的硅材料烧蚀导致发射结和集电结短路,不再具有PN结特性,导致器件失效。  相似文献   
934.
传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发射时间的整毫秒恢复算法,在接收机概略位置未知时存在计算量剧增而无法应用的问题。利用北斗系统混合星座中GEO卫星电文速率高的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GEO粗定位的北斗接收机快速定位的方法。在接收机概略位置完全未知的情况下,使用已获取完整信号发射时刻的纯GEO星座进行粗定位,根据解算获得的概略位置对非GEO卫星发射时刻毫秒整数时间进行恢复,利用所有可见卫星进行精确定位。使用国际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测站观测伪距对算法进行验证,国内测站可100%实现伪距恢复,完成快速定位。仿真遍历中国区域用户,在仿真伪距增加均值为0,标准差为6m噪声,截止仰角为0°时,中国附近区域实现快速定位概率均大于98.68%,其中约80%的中国附近区域可以100%实现卫星信号传输时间恢复并完成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935.
针对宽带频谱感知中采样率大、感知时间长的问题,在调制宽带转换器采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多重信号分类算法的宽带频谱快速感知方法。调制宽带转换器对宽带频谱进行欠奈奎斯特采样,以最小描述长度准则估计信号个数,用改进多重信号分类谱估计信号位置。算法引入调整因子,使得多重信号分类谱中信号位置更为明显,降低了噪声的干扰。整个感知过程无需重构原始波形,无需计算频谱,大大降低了计算量,而且感知算法计算复杂度低,提高了感知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该算法仍具有很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36.
针对航天器编队重构的可视性不强,提出一种冲量法实现航天器编队重构的视景仿真技术。双脉冲机动是指航天器对空间目标的近轨道转移时,所需要的两次冲量机动。应用航天器之间相对运动原理,以空间目标轨道六要素为目标函数,通过调整航天器轨道参数对空间目标进行编队重构,有摆动绕飞转移至摆动式悬挂绕飞,进而得出了航天器转移摆动式悬挂绕飞编队到所需冲量基本关系,从而实现航天器对空间目标进行编队重构控制。  相似文献   
937.
在FTN系统中,码元以超Nyquist速率进行传输,可以保持误码性能不变。该理论推广至频域后,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但FTN的实现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文章首先从FTN系统的发送、接收和硬件实现几个方面,对超Nyquist现有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又探索了发送端信号设计和预编码的优化思路,指出了有关低复杂度接收和硬件实现的一些发展方向。之后将该理论推广至衰落信道,介绍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可进一步改进的方向,以推进其工程实现。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FTN的应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8.
多站电子侦察系统中,两个观测站接收到的脉冲信号到达时间差可以用于分选和定位。针对复杂信号脉间信息关联性弱,不能对脉冲数极少的信号进行分选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站时差与多参数联合分选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时差窗先验信息,将主站和所有副站脉冲同时进行多站时差和多参数联合预分选,并将预分选结果按位置进行融合,得到最终分选和定位结果,能对脉冲数极少的信号进行分选定位,甚至可实现单个脉冲的分选定位。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9.
数据链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是美军对敌实施有效打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深入分析MSK信号正交调制机理及可行性的基础上,选用一跳单脉冲数据链信号的有效驻留时间为仿真对象,对MSK信号的正交调制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正交模式的MSK信号调制方法,可高效、准确的生成MSK信号。  相似文献   
940.
设计了一套基于短波全向天线、超宽带全向天线的电磁辐射测量装置,对不同质量TNT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得到电磁辐射特性。结果表明,炸药质量对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时域特性有显著影响,质量越大,电磁信号延迟响应越短,持续时间越长,峰值出现时间越早。60 kg TNT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100 MHz以下,在0~50 MHz频段能量最集中,炸药成分对频谱分布的影响最大,不同成分的炸药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频谱分布有明显特异性。炸药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呈现与爆心距离较强的相关性,随着距离增大而递减,且递减幅度较大。装药构型和起爆方式会使炸药在爆炸过程中的几何运动模式发生变化,导致爆炸电磁辐射传播呈现非均匀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