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2 毫秒
531.
利用现有的计量测试手段,校准500pJ~1fJ微能量脉冲激光光源输出的脉冲能量仍然是计量校准的难题。本文基于国内外脉冲激光微能量测试技术现状,从量值溯源的角度出发,设计500pJ~1fJ微能量脉冲激光光源光学系统结构原理,并提出其脉冲能量的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532.
正负双波激励冲击响应谱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NSYS软件,采用双波激励历程求解了单自由度系统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使用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的RESP命令生成冲击响应谱,并与德国舰艇建造规范(BV0430)的冲击输入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双波激励历程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加速度冲击响应谱与BV0430的冲击输入谱吻合较好,而最大速度冲击响应谱误差较大。由于最大速度响应对结构抗冲击设计影响很小,所以针对BV0430冲击输入谱采用双波激励历程对船体设备进行时域抗冲击验证计算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33.
在下视工作方式时,地海杂波对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将严重影响导引头截获和跟踪目标,因此分析地海杂波对主动导引头的影响进而提高导引头的抗杂波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接收地海杂波功率谱基本方法,以及基于数据抽取技术的高精度实时仿真模型,经分析该算法适用于主动雷达导引头及全弹的闭环实时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534.
强光致盲弹中的发光强度是表述能量的关键性参数 ,对应用环境、目标条件等非常重要。利用热焓参数 ,采用VLW程序等可以研究强光致盲剂做功时的发光强度 ,对于指导强光致盲弹发光强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35.
在分析了机组的工作特性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可以完成机组功能需求的期望行为,设计出了可以实现期望行为的机组结构。重点研究了柴油机功率确定、储能飞轮惯量优化及增压器匹配设计等问题,并将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应用到该型机组。对机组的设计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机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针对试验过程中负载突加初期的增压器供气滞后问题,提出了电力辅助涡轮增压方案,该方案可有效降低机组的燃油消耗和动态调速率。  相似文献   
536.
介绍了磁通压缩发电机 (MFCG)作为高功率脉冲电源的特性 ,针对国外MFCG方案中遇到的烧蚀问题 ,提出了一种活塞式双螺旋绕组MFCG的新设计方案 ,给出了该方案的设计结构 ,分析了该种方案的原理、工作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537.
高能脉冲功率电源之储能器件即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往往具有电压高、容量大的特点,而以现有的基膜材料和制造工艺,其相关产品的体积也普遍偏大,制约了新概念武器在更多中小型武器平台上的推广应用,因此开展提高脉冲电容器储能密度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为此,基于典型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国产),通过改进金属电极、串联形式以及封装工艺,研究了提高其储能密度的优化方案,并在高压大电流循环浪涌条件下完成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同等储能密度条件下,利用该优化方案生产的脉冲电容器较改进前寿命提高了41.7%;在同等寿命条件下,储能密度提高了13.8%,说明该优化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8.
针对传统的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分析算法存在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谱相关的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分析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将传统的循环谱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能对雷达信号脉内调制方式进行识别并提取脉内特征参数,然后结合改进的小波变换的优点,对识别出的相位编码信号进行相位突变点的提取,最后输出至完善的脉冲描述字中。改进的算法能够在较低计算量的同时保证较好的脉内特征参数的估算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较低信噪比下,该算法仍然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39.
LFM脉冲压缩雷达杂波分布特性的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线性调频(LFM)脉冲压缩雷达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LFM雷达的地杂波模型,分析了地杂波经过脉冲压缩处理后的杂波分布特性.并以韦布尔(Weibull)分布模型为例,给出了常规脉冲雷达、LFM脉冲雷达脉冲压缩前与脉冲压缩后的杂波分布特性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40.
作为全数字发信机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脉冲编码技术,Delta-Sigma调制(Delta-Sigma Modulation, DSM)通过增加量化电平,能够实现调制性能的提升。但限于全数字发信机系统开关功放的具体结构,多电平DSM序列无法直接驱动后级功放电路。在传统3电平DSM基础上,通过引入面积等效原理和非均匀量化技术,提出了适用于开关功放的一种新的脉冲编码策略。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常规2电平DSM序列,采用该策略获得的调制脉冲序列具有更优的带内SNR和编码效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