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金属橡胶材料在某型自行火炮闩体挡杆缓冲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闩体挡杆折断是大口径火炮射击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闩体挡杆的缓冲装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采用新型弹性阻尼材料———金属橡胶设计制作了闩体挡杆的缓冲装置样件 ,并进行了静态刚度和动态冲击试验 ,结果表明 ,金属橡胶制作的样件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2.
从细长压杆的挠曲线方程出发,采用图乘法,近似计算了两种不同支承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并将其结果与欧拉法的精确解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3.
针对标准铺层拉伸-剪切耦合层合板耦合效应弱的缺点,提出利用优化法的自由铺层拉伸-剪切耦合层合板的设计方法。推导了只具有拉伸-剪切耦合效应的层合板应满足的条件。优化得到了7~14层的自由铺层拉伸-剪切耦合对称层合板。对比分析了自由与标准铺层拉伸-剪切耦合层合板的屈曲强度与稳定性。采用自由铺层拉伸-剪切耦合层合板设计了拉伸-扭转耦合结构。研究表明:自由铺层的拉伸-剪切耦合层合板的屈曲强度以及稳定性要显著弱于标准铺层层合板,但具有更强的耦合效应;随着层数的增加,自由铺层的拉伸-剪切耦合层合板的最大耦合效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4.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损失惨重,强大的日本海军完全控制住了太平洋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在这种不利局面下,美国约克城级3艘航空母舰以寡敌众,与强大的日本海军进行了一系列海空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尤其是中途岛大海战的胜利,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性战役,约克城级航空母舰也成为扭转太平洋战争的功臣。  相似文献   
35.
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面向特殊被测对象,其灵敏度需作经常性校准。以霍普金森杆产生冲击加速度并由激光多普勒干涉仪进行测量,同时记录被校传感器的响应输出,进而实现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校准。分析了两种灵敏度指标的校准方法,对国产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两种指标进行了校准,给出了校准结果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6.
弹性地基上的压杆横向振动频率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导出弹性地基上的等截面受压直杆横向振动频率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在杆的各种端点条件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7.
某运载器头罩可简化为内壁带沟槽的回转薄壁壳。其外壁作用有均匀分布荷载,内壁上部沟槽内作用有山坡形对称分布荷载。本文用光弹性法对其局部应力集中及结构的有关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应力集中点的应力集中系数,分析了影响应力集中的主要因素,并对改善结构应力集中的情况,提出了有益的措施.本文创造性地用钢球和三角形弹性垫实现均布荷载和山坡形对称荷载的模拟,在理论和实验上都证明了这些模拟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8.
在机构的运动弹性动力分析中,稳态响应的求解已有了多种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用加权余量法求解弹性机构稳态响应的思想,并给出了两种基本算法。作为应用,本文还给出了两个算例,其中空间四杆RS'SR 机构为本文首次给出。  相似文献   
39.
圆点曲线的计算机图形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运动杆的4个或5个相邻位置准确设计四杆机构的关键是求解圆点曲线。根据射影几何的原理,利用几何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圆点曲线的参数表达式,分析了圆点曲线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圆点曲线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方法。该方法较之几何法精度高,较之解析法求解方便、直观性强。给出了该方法在四杆机构设计中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40.
通过实验分析了带轮磨削过程中切削力和切削深度之间的关系,从提高切削效率和强度出发,选择优化切削参数,建立了切削参数数学模型;提出了控制回转形薄壁零件磨削精度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