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在SINS(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与GPS(全球定位系统)组合传递对准时,航向角的可观测性较弱,经过卡尔曼滤波后,航向角误差虽有所改善,但仍呈发散趋势,针对GPS/SINS组合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动基座传递对准方案,依靠GPS测量信息进行速度匹配,完成动基座传递对准.该方案采用粒子滤波方法解决对准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对准精度(1σ)可以达到东向失准角误差为5角分,北向失准角误差为2角分,方位失准角误差为6角分.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抗扰大包线飞行控制器设计方法.针对传统的增益调参设计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巨大与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自抗扰控制器进行大包线飞行控制器设计,并推导了适用于该方法的飞机非线性方程.由于自抗扰控制能够动态补偿对象模型的内扰和外扰,因此在很大的飞行区域内仅需一套控制器便可,从而避免了烦琐复杂的增益调参设计过程,并用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并且控制器参数在较大的包线范围内不需要改变,从而简化了大包线飞行控制器设计.  相似文献   
75.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粒子群算法,将其应用于雷达组网优化布站.定性分析了雷达组网布站原则并对其量化,建立了优化布站的数学模型.为加快求解速度,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粒子群算法在该优化问题中的设计方法,并与标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得出雷达组网优化布站方案,验证了雷达组网布站模型的可行性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候选集更换法的多故障诊断策略,并深入阐述了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候选集更换法的形式化描述,分析了对单故障诊断和多故障诊断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基本的故障诊断算法——改进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并对抽象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改进BPSO算法能有效地求解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候选集更换法的多故障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77.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添加纳米SiC晶须(n-SiCw)的铜基纳米复合材料(SiCw/Cu)。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密度、硬度与n-SiCw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SiCw/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n-SiCw含量增加,基体中孔隙增多,并出现n-SiCw的偏聚,复合材料的密度减小,硬度增加;当n-SiCw含量为0.3wt%时,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最好;SiCw/Cu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并以疲劳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78.
纳米级数字电路应用时,必须考虑设备故障对纳米级设计的影响.在马尔可夫新特性随机场基础上,提出了纳米级变频器和加法器的概率逻辑模型,并用它们来建模概率行为.实验分析显示设备故障的概率分布极大依赖于系统结构及其他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79.
弹道目标跟踪问题中动态方程与观测方程皆为非线性,影响跟踪精度。使用最优线性无偏估计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观测的非线性问题,而蒙特卡罗滤波方法适用于目标状态的非线性估计。将快速高斯粒子滤波与最优线性估计方法作了有机结合,通过对典型的弹道目标跟踪模型进行仿真,发现新算法在精度与实时性上优于粒子滤波。  相似文献   
80.
以氯化镁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液相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粉体,并研究了粉体的抗菌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纳米氧化镁粉体进行了表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对制备的纳米氧化镁粉体的杀菌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镁具有良好的杀菌能力,粉体质量浓度越高,粒径越小,杀菌效果越好;杀菌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长效杀菌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