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教师在管理学生过程中的侵权行为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管理学生权是教师因其职业身分而获得的一种强制性权利 ,是教师的职业性权利之一。此权利在行使中必须遵循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则 ,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我国 ,教师的管理学生权缺乏明确的法律限定 ,现有的监督机制尚需完善 ,教师的法制意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12.
大学生军训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的具体举措。要规范大学生军训行为,提高大学生军训效果,必须走大学生军训基地化的发展道路。一、大学生军训基地化的重要意义新世纪新阶段,积极推进大学生军训基地化进程,对促进大学生军训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13.
“起在学生前边.睡在学生后边,跟在学生身边”,这“三边”是秦自生给军训带队老师们定的规矩,而他自己则要比“三边”老师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武装部部长,秦自生说:“学生军训,别看只有20天,却足我一年中最累最紧张的。”  相似文献   
814.
日前,各地学生军训工作已由试点阶段进入到全面普及的阶段。只有从实际出发,科学解决制约学生军训工作的不利因素,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军训工作的质量。一、拓展帮训渠道,通过科学训练提高学生军训质量。一是要充分发挥省军区部队、当地驻军和军事院校的作用。现役部队和军事院校帮训力量强、训练质量高、经验质量高、经验丰富,可承担大型高等普通院校的学生军训任务。二是要发挥武  相似文献   
815.
从2008年1月1日起,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对招生对象选拔标准条件和程序办法作了进一步规定。招生对象及条件:  相似文献   
816.
一句话新闻     
近日,四川省阆中市人武部小学1400多名少年军校学生,来到绵屏山万卷楼景区体验三国时期文化。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少年军校的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了军事、国防等知识。  相似文献   
817.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学生军训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来杭 《国防》2008,(11):64-66
学生军训工作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机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全面推动学生军训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818.
2003年5月,江苏连云港警备区司令员杨振玉大校接到了免职的命令,从现有岗位上退了下来。虽然他还担任着市人大常委一职,需等4年之后,人大换届,他才正式退休,但杨振玉几乎没有过渡,便以职业军人的干脆利索,迅速完成了阵地转换,从一名前警备区司令员,到业余时间为连云港市淮海工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讲授军事理论。杨振玉说:作为一名军人,闲不着的,注定了要出击、出击、再出击!  相似文献   
819.
820.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并已成为WTO中的一员,作为世界应用较广的语言英语愈发显得重要.时代要求这一代中学生将能把英语当作"普通话"来使用.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是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思考的问题,因为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现在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在高中阶段只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解决课文中的知识点、语言点,甚至把对话课上成了朗读课、精读课,而忽略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应是相辅相成的而不应该顾此失彼.如何就对话课型实施口笔头交际功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笔头知识和信息开展听说读写活动,提高学生的语用技能,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