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超声速气动热化学非平衡效应数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化学非平衡效应对气动加热问题的影响.分别以量热完全气体、单组分热完全气体和5组分化学非平衡气体为气体模型,计算了圆柱钝头的绕流流场和壁面热流密度分布,比较并分析了高温化学非平衡效应对流场特性,尤其是气动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高温化学非平衡效应可使激波层变薄,激波层内温度大幅下降,从而会严重影响气动热环境特性,是影响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具有高的升阻比,乘波构型被认为是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重点参考外形.考虑到高超声速条件下严重的气动加热问题,乘波构型的尖锐前缘需要进行钝化处理,其表面流动特征及气动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参考弹道,本文分析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沿飞行轨迹的表面流场特征,并对其在典型飞行工况下的气动性能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采用乘波布局设计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其驻点流动存在三维效应,不能简单视为球头或圆柱绕流;钝化可以缓和严峻的受热形势,同时对其气动力性能造成影响:在2cm钝化半径条件下,其升阻比下降12.34%;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表面受热存在明显的分区特征,不同区域可采用不同的防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倾斜转弯分析及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倾斜转弯技术是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控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倾斜转弯技术开展研究.以平衡滑翔弹道为参考弹道,分析了转弯半径、下降高度、倾侧角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在设计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制导控制指令时,应综合考虑不同高度速度下的控制能力约束.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将动力学系统的受控状态变量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两部分,运用轨迹线性化方法设计了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但随着高度的增加,控制指令应结合实际控制能力,以完成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24.
采用空间二阶精度的交替方向隐式分解的NND格式求解完全气体假定下的非定常薄层近似Navier Stokes方程 ,并采用抛物化的椭圆型方程生成复杂带翼外形的空间网格。最后给出带控制舵机动弹头在M∞ =7 3,α =2 0°下所计算的流场等值线、表面压强分布及表面极限流线  相似文献   
25.
一、红外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以第一代热成像系统为代表的红外技术已广泛运用于陆、海、空三军的作战装备中,并多次在实战中使用,获得较好的作战效果。当前,在陆军装备中,红外技术已用于各类制导武器、低  相似文献   
26.
数值模拟类升力体外形高超声速粘性绕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空间二阶精度的交替方向隐式分解的NND格式求解完全气体假定下的非定常薄层近似Navier Stokes方程 ,并采用抛物化的椭圆型方程生成复杂带翼外形的空间网格。最后给出了类升力体外形在M∞ =8 0 ,α =2 0°下的流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7.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参数不确定弹性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控制器设计方法。将曲线拟合模型表示为严格反馈形式,采用反演方法设计控制器。采用动态面方法获取虚拟控制量的导数,避免了传统反演控制"微分项膨胀"问题。为了增强控制器的鲁棒性,基于二阶跟踪-微分器设计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干扰观测器,以此对模型不确定项进行自适应估计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对模型不确定性和气动弹性影响具有强鲁棒性,且能实现对速度和高度参考指令的稳定跟踪。  相似文献   
28.
29.
武装直升机凭借其火力强、隐蔽性好、机动性强、贴地飞行等优点,成为现代战争中对地攻击的主要作战平台.从直升机固有特点出发,对影响直升机武器系统的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对直升机武器系统误差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误差分析方程.对直升机载激光制导空地导弹导引头能力进行建模,并结合直升机武器系统误差进行仿真计算,验证直升机平台武器系统误差是否满足导弹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0.
基于到达时差法的目标定位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声被动定位理论探索空中目标的定位问题。建立了一种平面波声被动定位模型,利用简易被动声传感器阵列,分析并设计了定位系统的总体结构。提出了一种简易的计算到达时差电路设计方案,此电路利于目标的实时定位。在利用这种系统定位远距离目标时,可消除有效声速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几组实验结果,证明了此系统的可行性,但对近距离目标的定位结果较差,模型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