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首先引入时频分析的概念,介绍了短时傅里叶变换、Wigner—Ville分布和连续小波变换的数学表示和性质.其次基于经典检测理论,讨论并比较了它们在高斯白噪声背景下对确知信号的检测问题.最后对它们在自导信号检测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传统的方法计算自导鱼雷的捕获概率,计算误差大,且无法求出主动自导时的多次连续捕获概率。本文在分析目标和鱼雷误差散布的基础上,结合自导作用距离随舷角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一套计算主动自导鱼雷多次连续捕获概率的统计求解法。对某型鱼雷主动自导多次连续捕获概率所作的计算表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一套系统解决单艇用多鱼雷攻击多目标的可攻击判据和求解对应优化占位参数的方法。本文的研究中采用了独特的分析坐标系,这样在解决和建立可攻击判据的问题上,不仅避免了繁杂的数值计算,还给出了完备的解析解形式及系统化的概念。所得结论对发展现代潜艇鱼雷攻击战术和实现作战决策科学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提高直航鱼雷航行的机动性提供了一定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作者首先建立了鱼雷空间控制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流体动力控制部件——鳍、舵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字仿真,进而提出了提高鱼雷航行机动性的设计方案。该项研究成果已被运用于某自导鱼雷的设计中,它对于把直航鱼雷改装为自导鱼雷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第三代自动测试系统的结构模式,提出了建立在IBM-PC总线基础上的新型实用结构模式,且利用这种模式,组建并实现了鱼雷自动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雷气动不平衡式发射内弹道数学模型,建立了轴向受力和出管速度的泛函表达式,以基本可行解为基准,对可行解区间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将轴向受力和出管速度函数在基本可行解处一阶泰勒展开,并采用分段函数表示可行解各分量的变化律,从而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运用单纯形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最优发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各主要海军国家在研究新型高能动力电池和高比功率推进电机两个领域中的状况,并对发展中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声纳方程为核心,探讨诸参数对鱼雷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着重分析 SL,GL,DT 以及鱼雷自噪声 NL 与自导作用距离的关系,并且提出了降低鱼雷自噪声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智能型鱼雷蓄电池快速充电装置的新型充电理论及其硬、软件设计原理和方法.该系统使充、放电容量得到实时控制,减少了鱼雷电池充电时的极化,提高了充电速度.  相似文献   
20.
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鱼雷武器系统的任务剖面出发,分析系统的可用性(A)、任务可信性(D)、固有能力(C)三个矩阵的模型构成,进而得到评估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的基本模型。并以潜载鱼雷武器系统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