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天波超视距雷达评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天波超视距雷达以其独特的工作方式使它在抗低空突防、抗隐身、抗反辐射导弹(ARM)、抗电子干扰这“四抗”性能上有天然的优势。与其它雷达相比,效费比极高。其分布式结构也使它的抗毁性很强,但它极受环境因素制约。就该雷达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设计上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性能、开发试验和部署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叙述了电子战系统的最新定义以及电子战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国外电子战系统的主要装备和电子战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
研究表明,永川市某多功能小区目前环境质量良好,可满足永川新城建设需要。原渝西学院红河校区工程建设环境后评价发现,尽管对小区新建工程进行了科学决策与管理,但新建工程仍然对环境质量有轻微的不利影响,其积累效应值得有关方面关注。该结论对多功能小区环境规划、管理与保护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4.
战争复杂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经典复杂系统理论、仿真建模方法、综合集成方法以及作战实验室等方法在战争复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对战争复杂系统分析方法的共同特点,指出了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给出了战争复杂系统分析方法中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95.
下反稳像炮控系统具有较好的动力特性,为了克服传统PI控制算法的缺陷,研发先进的控制算法,提出了将笔记本电脑嵌入到炮控系统中,建立半实物炮控仿真平台的具体实施方法,为炮控系统先进控制算法的实现和性能评估提供了快捷实用的仿真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96.
湿热环境中油罐防腐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热环境中油罐的腐蚀主要体现为电化学腐蚀的特征,适宜的防腐措施对提高油罐的建设质量,减缓油罐的腐蚀速度,延长油罐的使用寿命,减小维护费用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分析湿热环境中油罐腐蚀规律出发,介绍了油罐内外壁防腐涂层的选用原则,对3000m^3地面立式油罐的牺牲阳极电法保护进行了设计计算,提出了施工方法,对湿热环境中油罐防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反潜巡逻飞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强、航程远、留空时间长、可装备多种搜潜设备和攻潜武器以及不易受潜艇威胁的优势,已成为世界海军强国竞相发展的装备。海洋环境对航空兵反潜作战的影响巨大,能否充分利用海洋环境条件,关系到搜潜器材能否及时、有效地发现潜艇目标。主要分析了海洋环境噪声对反潜巡逻机浮标搜潜装备的作战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8.
针对同心筒自力发射结构优化与热环境改善的问题,基于雷诺平均方程及轴对称N-S方程,依托弹性变形和网格再生成方法结合的动网格技术,对3种不同结构形式同心筒发射装置的二维轴对称流场进行了非定常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结构条件下动态的流场机理及导弹热环境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导流器方案能实现燃气流迅速顺利排导;筒底收缩段设计能有效遮挡反溅燃气流;筒口导流板结构较好抑制了内筒的"倒吸效应",确保导弹和内筒的热安全;揭示了优化同心筒的流场结构与降温机理,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认知电子战通常被定义为以具备认知性能的电子战装备为基础,注重自主交互式的电磁环境学习能力与动态智能化的对抗任务处理能力的电子战形态。自其被首次提出以来,以其感知准、推理强、决策快的优势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广泛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认知电子战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捕捉其未来发展方向,从人工智能角度出发,总结并丰富了认知电子战概念内涵,梳理认知电子战的发展脉络及外国典型项目,搭建认知电子战系统框架及架构,从感知、判断、决策等方面对认知听电子战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综述,并总结了认知电子战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
Nuclear deterrence and cyber war seem almost antithetical in their respective intellectual pedigrees. Nuclear weapons are unique in their ability to create mass destruction in a short time. Information or “cyber” weapons, at least for the most part, aim at sowing confusion or mass disruption instead of widespread physical destruction.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ome intersections between cyber and nuclear matters, and these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troublesome for the future of nuclear deterrence. For example, cyber attacks might complicate the management of a nuclear crisis. As well, information attacks on command-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might lead to a mistaken nuclear launch based on false warnings, to erroneous interpretations of data or to panic on account of feared information blackout. It is not inconceivable that future nuclear strike planning will include a preliminary wave of cyber strikes or at least a more protracted “preparation of the battlefield” by roaming through enemy networks to plant malware or map vulnerab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