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21.
在Banach空间中,采用杂交投影的方法构造了带误差项的极大单调映像零点的迭代算法,利用Lyapunov泛函和杂交投影的性质,证明了该算法的强收敛性.  相似文献   
922.
临近空间飞行器利用临近空间独特的环境特点,采用升力体构型,基于助推滑翔式弹道,实现高超声速滑翔和机动,极具发展潜力.本文介绍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历程,根据其飞行的特点,分析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所需的高精度GNC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3.
本文着重分析了空间信息作战理论结构形式,及其建立理论结构形式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确立空间信息作战理论结构形式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24.
浅析临近空间平台的军事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近空间特有的战略意义日益突出,对临近空间平台军事应用的研究正成为各航空航天大国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分析了临近空间平台的特点及在未来作战中的优势,并提出临近空间平台可能的军事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925.
气球和飞艇统称为浮空器,将任务载荷置于浮空器上可承担相关军事任务.近几年,美军十分重视高空浮空器在侦察监视、情报收集、通信中继等方面能力的开发,企图将它作为现代军事或准军事行动中重要的补充和应急装备,用于增强美军持久的C4ISR能力.  相似文献   
926.
经典的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通过求解信号的上下2条三次样条包络曲线的均值曲线,实现对原始信号的分解.但是对于非平稳、非线性信号,包络平均无法代替真正的局部平均.另外,基于包络平均的分解方法还会引入极值过冲和欠冲问题.利用B样条的良好局部性质直接计算信号的局部均值插值曲线,克服了三次样条包络方法在EMD分解中的不足.通过对旋转机械故障振动信号的分解处理,表明基于B样条局部均值插值曲线的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得到的固有模式函数更符合信号的真实物理意义,分解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927.
万鲁峰 《国防科技》2007,(12):21-24
随着航天技术的兴起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战场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空间已经成为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制高点,夺取制天权成为夺取其他制权的先决条件.军事空间人才将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本文着眼于为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军事空间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研究这些能力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928.
通过深入研究VC++与Matlab/Simulink之间的接口技术,选择调用Matlab引擎实现了对装甲车辆动力与传动系统一体化仿真模型的控制及VC++与Matlab/Simulink之间的数据交换,开发了装甲车辆动力与传动系统一体化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929.
军事院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使命,军事院校校园空间环境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着重介绍了后勤工程学院新校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思想,提出了尊重自然环境条件,创建生态化、园林式的校园环境;尊重地域文化,体现历史传承和军校特色的设计理念.力求创造一个以人为本,能体现当代军事校园精神风貌的场所和空间环境,创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30.
基于GIS的重庆人口空间离散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人口统计数据一般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二维表格数据,这种数据不能以直观的形式表达人口在自然地理空间和人文地理空间的分布与格局.目前多采用的按面积平均或单因子影响权重的人口离散化方法,仍然不能很好地模拟人口的实际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坡度、河流、道路以及城镇居民点对人口分布有较大影响,通过较为客观的方式赋予各影响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重,提出了人口加权多因子离散化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重庆地区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离散.最终生成的栅格人口密度数据既与区县统计人口数据保持一致,又反映了各市县内部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