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实现弹头中段机动后的显式制导,进行了虚拟目标修正研究。通过在建立最大弹道包络面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穿越弹道横截面的虚拟目标修正方法,基于弹道包络横截面的大机动弹道虚拟目标计算方法,建立虚拟目标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获得了大机动弹道对应的虚拟目标,通过显式制导方法验证了其具有较好的制导精度,此方法为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耗尽关机制导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固体弹道导弹耗尽关机制导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推力终止系统工作的固体弹道导弹.在要求能量随机耗尽条件下的混合制导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弹道导弹滚动飞行稳定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弹道导弹在助推段需要滚动突防,减少强激光照射的驻留时间,可以有效地对抗激光反导,但姿态稳定的实现则有很大的不同。利用经典控制理论和多变量频域理论设计了导弹的自动驾驶仪,仿真结果表明,对静不稳定导弹的一级助推段可以实现低滚速下的稳定飞行。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战区高层反导威胁评估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来袭TBM发射点、预测落点、射程等为核心的战区高层反导威胁评估模型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量化,然后利用基于熵值权重确定的TOPSIS理论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例证明所提出的战区高层反导威胁评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对研究美军的战区高层反导武器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RAM目标的特点,在敌方射面坐标系建立了目标运动模型,并利用此弹道微分方程建立目标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在得到RAM目标的火控滤波数据后,利用弹道质点运动方程预测求取飞行时间后的目标未来点,从而提高了火控系统对RAM目标的解算精度。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此处理方法的有效性。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从工程实践中的总结,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垂直发射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分析其在空中各阶段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建立相应的空中弹道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火箭助飞鱼雷总质量、助推发动机推力、巡航发动机推力变化对飞行时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符合火控弹道模型要求,而且文中所建立的模型简明直观,可用于垂直发射飞航式火箭助飞鱼雷的火控解算。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应对战术弹道导弹的威胁,必须提高拦截系统对目标的预警和探测能力。合适的拦截窗口对拦截效果将起到关键作用。根据拦截窗口的定义,给出了最早拦截点与最晚拦截点的确定方法;提出了通过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求解自由段拦截窗口的计算方法。并以弹道导弹为拦截目标进行了仿真分析。算例仿真说明,拦截弹的拦截低界以及弹道导弹的关机点速度是影响拦截窗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来袭导弹机动模型的选取出发,结合UKF算法的推算,建立了来袭导弹弹道预测的仿真模型。同时结合实例对来袭导弹弹道预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和UKF算法的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UKF算法计算量适中、计算结果精确,非常适合用于非线性模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对空向量瞄具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对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130加农炮射击试验,利用降阶刚体弹道方程,采用参数微分法提取阻力系数曲线,对18°射角进行编表符合计算,进而对榴弹射表编拟新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