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In the context of both discrete time salvo models and continuous time Lanchester models we examine the effect on naval combat of lethality: that is, the rela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attributes of the units involved. We define three distinct levels of lethality and describe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combat for each level.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for naval decision‐makers; in particular, we show that the usefulness of the intuitive concept “more is better” varies greatly depending on the lethality level.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4.  相似文献   
52.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scheduling customer orders in a flow shop with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sum of tardiness, earliness (finished goods inventory holding), and intermediate (work‐in‐process) inventory holding costs. We formulate this problem as an integer program, and based on approximate solutions to two different, but closely related, Dantzig‐Wolfe reformulations, we develop heuristics to minimize the total cost. We exploit the duality between Dantzig‐Wolfe reformulation and Lagrangian relaxation to enhance our heuristics. This combined approach enables us to develop two different lower bounds on the optimal integer solution, together with intuitive approaches for obtaining near‐optimal feasible integer solution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paper that applies column generation to a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trongly ????‐hard pricing problems which are solved heuristically. The computational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our algorithms have a significant speed advantage over alternate methods, yield good lower bounds, and generate near‐optimal feasible integer solutions for problem instances with many machines and a realistically large number of jobs.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4.  相似文献   
53.
《孙子兵法》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战机思想。不战全胜的“胜机”思想、立足不败的“待机”思想、变中求胜的“创机”思想、兵贵神速的“夺机”思想和因情用势的“握机”思想等内容,是《孙子兵法》战机思想的核心与精华。  相似文献   
54.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重创之下,中华民族在军事上接连失败。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中华民族流传两千多年的传统战争哲学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近代战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战争哲学理念开始了缓慢的嬗变历程。主要表现为三点:“避战求和”理念的破产与激变;“义战必胜”理念的质疑与超越;“道器合一”理念的背离与回归。  相似文献   
55.
针对常规潜艇柴油机排气系统集水箱,分别建立了不同管束结构集水箱的数值模型,并得到了各自内部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分析了细管长度、细管转折形式和布置形式对其冷却降温性能和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层管长L1大于外层管长L2的结构比等管长的结构排气阻力小,降温冷却效果更明显;细管末端的弯管与折管相比,排气阻力小,降温性能更优越。  相似文献   
56.
基于2D不可压缩定常流动的控制方程,对5个NACA4412非对称翼型组成的平面直列翼栅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同一翼型在翼栅中工作和单独绕流时的升、阻力情况,验证了翼栅装置工作的可行性,反映了翼栅绕流的客观规律性。结果表明:翼栅翼型头部流速和压力急剧变化,尾部出现流涡尾迹,前部是负压区,后部是正压区,内部流速大,压力小;在1/3弦长附近翼栅翼型表面压力出现拐点,拐点之前翼型上下表面压力差较大,拐点之后翼型上下表面压力差较小;翼栅内部流场具有相似、相近性,外部流场差异性较大;翼型的压力差是产生升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为了提高智能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性能,将变异策略引入到DPSO(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变异离散粒子群(Mutation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DPSO)的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基于典型空战想定背景,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采用对比实验方法,基于准确性、可靠性和快速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分析比较了基于MDPSO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与多种智能决策算法,验证了基于MDPSO的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有着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8.
基于二元模糊比较法的单步空战机动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战机动决策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敌我态势,给定多个任务指标,最终得出多指标条件下我方机动的最优控制解。通过对双机空战态势的研究,建立机动模型。在给定敌方运动轨迹的情况下,设定机动评价指标。运用二元模糊比较法融合空战态势的各种输入信息,通过不同指标下的机动模糊比较矩阵,对我机单步机动决策进行研究,最终得出我机机动轨迹。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符合实际,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9.
讨论了单兵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信息要素,并结合单兵系统在联合作战中的应用例子,对其业务过程和信息流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通过IDEF1X方法,设计单兵系统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最后讨论了模型的规范化问题,并给出检验数据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现代条件下战场情况复杂,影响作战效能的因素众多且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获得对作战效能更为准确,可靠的评价,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属性融合的坦克分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结合已有的证据理论改进算法,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冲突证据的组合规则,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策略,将其应用于评估模型中定性指标的融合;通过线性与非线性综合加权的方法求得评价的综合分值,得出了最终的评估结果。通过实例表明,该模型符合评估实际,对多属性模型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