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精确测量是全极化雷达极化信息处理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正负线性调频信号,针对采用数字解线性调频处理的同时全极化测量体制雷达,分别推导了雷达中频频率偏差和采样频率偏差对同时全极化测量影响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雷达中频频偏和采样频偏的联合估计与校准方法。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雷达系统频率稳定度会引起不同通道极化测量结果峰值位置和相对相位的变化,采用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校正峰值偏移,补偿相位误差,提高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2.
现有的点对点安全验证系统都是基于电缆连接实现系统信息传输的。电缆传输信号存在传输衰减大、抗干扰能力差、在雷暴天气易发生事故等缺点。通过将基于单片机89C2051的远程光纤通信应用到现有设备来改进控制信号的传输模式,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数据传输中使用传输同步码加密、数据包CRC校验、串行数据编码以及光纤连通性定时自动监测等技术,可以从物理信号传输到数据接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光纤通信方案,也能节省系统构建和维护的经费。  相似文献   
123.
针对目前许多皮肤检测方法只考虑了像素级别上的颜色信息,未较好地利用图像空间上的其他信息,如纹理信息以及光照条件对成像颜色所造成的影响,在SPM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首先引入“灰色世界”算法对因非标准光照所产生的颜色改变进行校正,有效提高了正检率。对SPM方法的输出部分通过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图像的纹理信息,过滤颜色信息为皮肤而纹理信息为非皮肤的像素区域,有效降低了误检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4.
作战协同关系超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超图和作战协同相关概念基础上,采用形式化方式对抽象化的作战协同关系进行了描述,定义了协同关系矩阵,创新性地根据超图相关概念构建了作战协同超图模型,并根据模型定义了顶点度和关联系数等支持作战协同关系分析的特征参数。通过实验建立了某想定数据中的火力协同关系超图模型,并进行了度和关联系数的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作战协同关系超图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5.
连续旋转爆震波传播模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保持空气流量不变、改变H2/air当量比开展了连续旋转爆震对比试验,发现随当量比的降低出现三种传播模态:在较高的当量比(0.90~1.86)下,连续旋转爆震波以同向传播模态传播;在较低的当量比(≈0.75)下,则以双波对撞模态传播;在中间工况,则以上述混合模态维持传播。分析了不同传播模态下的高频压力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传播模态的转换机制:当量比较高时,爆震强度较高,传播过程中的损失和速度亏损相对较小,爆震波以同向传播模态维持传播;当量比较低时,爆震强度较低,传播过程中的损失和速度亏损较大,此时无法维持同向传播模态,而以双波对撞模态传播,这是由于双波对撞模态中的激波对撞产生高温环境,有利于燃烧放热,其可能是连续旋转爆震的极限传播模态。  相似文献   
126.
矩阵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矩阵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改善输出性能,将自抗扰控制技术应用于矩阵变换器的闭环控制中。分析了自抗扰控制器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双闭环自抗扰控制策略,即电流内环与电压外环均采用一阶简化的自抗扰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扰动的影响,而且比PI控制具有更优的动静态性能,可满足高性能矩阵变换器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7.
从传统的有损光纤结构的液位传感方法入手,深入研究塑料多模光纤传输过程中的包层模式下的弯曲损耗、受抑全内反射以及光能量耦合机理,在理论上揭示传感器效应的作用机制,从几何光学的理论出发,使用光线追迹方法,进一步模拟宏弯曲光纤内的光线传播路径,光纤受抑全内反射效应的能量变化机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搭建实验平台对前述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效应相对于传统有损光纤结构方法,可以进行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稳定可靠液位传感测量。  相似文献   
128.
为研究不同初始荷载作用下侧贴碳纤维布及侧贴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有限元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加固效果受初始荷载的影响,初始荷载越小,加固效果越好;对纵向侧贴碳纤维布施加预应力,能够大幅提高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抗弯承载力,与未加固梁相比其抗弯承载力提高了65%以上;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荷载-挠度曲线吻合较好,两者的抗弯承载力相差不超过10%。所得结果可以为类似加固设计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防务技术》2014,10(4):375-383
The influence of three factors, such as volume percentage of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i.e. Al2O3), tool tilt angle and concave angle of should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Al2O3 surface composites fabricated via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was studied. Taguchi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se factors for maximiz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rface composites. The fabricated surface composites were examin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for dispersion of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It was found that Al2O3 particles are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stir zone.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composit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volume percentage of the Al2O3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This is due to the addi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which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of recrystallization by pinning the grain boundaries of the copper matrix and blocking the movement of the dislocations. The obser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correlated with microstructure and fracture features.  相似文献   
130.
针对校验矩阵形如准循环双对角阵的结构化LDPC码,对比研究了两类高效的编码算法:矩阵分解编码算法和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证明了两类算法从实现角度是等价的,但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推导更为直观,且便于硬件并行实现。基于分项累加编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准循环双对角LDPC码的部分并行编码结构,设计实现了IEEE 802.11n标准中的LDPC码编码器。FPGA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DPC编码器具有硬件开销较小、吞吐率高的优点,在码长为1944bit、码率为5/6时信息比特吞吐率最高可达13Gb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