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During the last decade telecommunication operators have been deploying 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technology to satisfy the exponential growth in global communication. While facilitating the advanced information society of today, this has also led to a higher dependency on the networks, and furthermore the high capacity utilization of optical fibers means that a single link failure will influence many users and enterprises. For these reasons, protection of network connections has become a major competitive parameter for the operators. Currently, the most popular protection method is ring protection, due to its simplicity, requiring only basic management functionality and operating with local restoration control. While many optical rings have been deployed, little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on exactly what the cost of ring networks are, compared to general mesh networks. In this article we perform a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between ring protection and mesh protection, using real world network data and realistic prices for network components. Extending classic LP flow models to take rings and node costs into account, and using a link‐path based mesh network LP model, we are able to perform a total cost comparison of the two architectures, and of manual ring network desig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ice of mesh network components must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to be competitive with ring based networks, and also that manual network design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most cost‐efficient designs.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922.
基于网络中心战背景的Lanchester导弹战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网络中心战进行简要介绍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网络与导弹作战效能发挥程度的关系。依据此关系,建立了具有网络中心战背景的Lanchester导弹战斗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讨论。最后以海湾战争中美军导弹攻击策略对此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反映信息战体系对抗特点,具有较高可信度。  相似文献   
923.
疲劳累积损伤是一个非稳态能耗过程,可以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3层2 7 1BP神经网络来描述疲劳损伤的非线关系,经仿真验证表明,该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泛化能力.通过对材料疲劳损伤临界值和载荷的分散性的分析研究,建立了疲劳失效动态准则,并运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法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可靠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对调质45号钢在随机载荷和2级载荷作用下,进行了疲劳寿命可靠性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24.
配氧控制是闭式循环柴油机(CC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改善其动态特性,在 PID反馈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NNs)模型的前馈控制器,并采用 PID反馈控制输出信号作为网络训练的误差信号,使模糊神经网络逐步具有前馈补偿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对负荷扰动进行及时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FNNs前馈控制器后,可以有效改善氧气控制的动态特性,并且具有快速的学习速度和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25.
基于PCA和BP神经网络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被动声纳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信号线谱特征的主成分分析(PCA)特征选择方法,其优点是从复杂的目标信号中提取目标的特有信息,降低了目标特征维数.将此方法用于实录的三类水下目标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对目标进行识别分类,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6.
BP神经网络在电子设备可靠性验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借助MATLAB的BP神经网络解决电子设备在寿命分布未知和小样本试验数据时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该方法可以提高可靠性评估置信度, 并能节省试验时间和费用, 特别适用于大型复杂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927.
模型深度的不断增加和处理序列长度的不一致对循环神经网络在不同处理器上的性能优化提出巨大挑战。针对自主研制的长向量处理器FT-M7032,实现了一个高效的循环神经网络加速引擎。该引擎采用行优先矩阵向量乘算法和数据感知的多核并行方式,提高矩阵向量乘的计算效率;采用两级内核融合优化方法降低临时数据传输的开销;采用手写汇编优化多种算子,进一步挖掘长向量处理器的性能潜力。实验表明,长向量处理器循环神经网络推理引擎可获得较高性能,相较于多核ARM CPU以及Intel Golden CPU,类循环神经网络模型长短记忆网络可获得最高62.68倍和3.12倍的性能加速。  相似文献   
928.
根据未来战争中编队对地攻击的特点,运用一致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的思想对Swt-opt算法进行改进,解决关于传感器-武器-目标的联合火力分配问题。改进算法继承了Swt-opt算法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在通信、计算以及对战场态势的容错能力方面的优势,克服了Swt-opt算法受限于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最后,证明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并运用Matlab对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929.
针对基于移动信标的传感器节点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在线决策的移动信标动态路径规划方法.针对以往算法大都只适用于节点均匀分布的局限,该方法用移动信标不断获取两跳范围内的未定位节点数目,并向最大覆盖未定位节点方向移动,不需要网络先验信息,即可实现路径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网络的先验信息,在移动路径长度上具有明显优越性,减少了信标的能量消耗,更适用于户外部署的大规模传感器网络.  相似文献   
930.
一般带容量限制的网络图中流出源点与流入汇点的流量相等,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类流量经过弧发生变化的网络,使得流出源点与流入汇点的流量不相等。针对此类问题,建立了增益网络最大流模型,并通过增设虚弧将增益网络转换成循环网络,利用循环网络中汇点流量瞬间平衡的优点简化了模型。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编写程序对实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