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91.
装备研制中技术风险的灰色综合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装备研制中技术风险的表现形式,建立了技术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阐述了基于灰类白化权函数将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建立了利用群灰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估的模型。最后,结合实例验证说明了该模型对研制方案技术风险评估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2.
基于灰熵方法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靶技术为基础,在对原靶心度求解公式加以改进,给出了了一种系统效能的评定方法。首先用灰靶理论建立评定方法的数学模型,以能反映武器系统效能的战技性能指标构造各比较方案或模式的指标序列,进而求得各指标序列的标准模式。通过求各比较模式对标准模式的靶心度,并按大小排序,最终确定各比较方案效能的优劣。方法的计算过程为简单的代数运算,且不涉及传统方法中类似人工打分等带有一定主观性因素,所以,就同时满足可操作性和客观性而言,本方法较传统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193.
信息化战场中基于智能体聚类的信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信息战条件下信息的处理问题,通过分析信息化战场条件下战场环境和人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体聚类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该方法来实现战场信息的通信、传输、交换从而协助指挥员决策。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根据战场的环境进行聚类,降低了信息的复杂度从而保证及时有效地传递消息。该方法通过智能体平台实现,具有一定智能性并减少了指挥员的决策难度,对指挥自动化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4.
给出了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的评价体系。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适用于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评价的层次 TOPSIS法。应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解决智能雷战斗部研制费用估计问题 ,建立了灰色系统 GM模型。采用费效比值准则能较好地反映智能雷战斗部综合能力。通过实例计算可以看出 ,该方法能广泛地应用于弹箭系统  相似文献   
195.
针对传统灰色关联法的权重设置采用常权法没有充分考虑目标状态变化而引起威胁程度变化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变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高超声速目标威胁评估模型。根据高超声速目标的威胁特点和威胁能力,并结合敌我双方的对抗能力,提出了高超声速目标的威胁评估指标;利用变权理论、构造均衡函数,动态调整各威胁指标的权值,使其随目标状态变化而变化;并结合灰色关联法,将变权向量与目标的灰色关联系数进行了变权综合,得到各目标的灰色贴近度,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6.
以某型坦克用柴油机为平台进行了大量实车实验,确定了能够表征柴油机技术状态变化的6个特征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柴油机寿命预测特征量;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基于所测数据进行了技术状态变化趋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值接近于实际值,能够为柴油机的使用和合理维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7.
基于灰色聚类的多机种保障装备保障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机种作战成为空军作战的主要方式,对地面保障装备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战任务的完成与否。通过对多机种保障任务进行分析,建立了多机种保障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聚类的评估方法对多机种保障装备的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保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8.
This article examines critically the literature of hybrid war and evaluat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ten proposed. It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hybrid warfare and its varied interpretations, illustrating how it is a manifestation of current anxieties in armed conflict. The selection of the literature is based on works that are referenced, that offer a scientific approach, and which review either the phenomenon of hybrid warfare or its countermeasures empirically. Unscientific works have been omitted.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presented here shows that the antidotes to ‘hybridity’ lie not in the operational or tactical sphere but in strategic and political domains.  相似文献   
199.
战场范围扩大、战斗实体位置疏散使得按照位置进行聚类的方法可信性降低。担负同一作战任务的若干战斗实体往往因保持队形的需要而具有相似的运动规律,因此,使用实体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量进行模糊聚类能够克服位置疏散带来的聚类困难。对实体的运动参量进行归一化,建立模糊等价关系矩阵,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截集水平进行聚类,得到不同级别建制的聚类结果。经实验数据检验,该方法能够取得满意的聚类效果,辅助各级指挥员对战场态势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200.
雷达装备的保障性评价中的信息量少且信息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灰色系统理论是现代工程领域解决数据不确定性和数据量不足问题的有效方法.为了对雷达装备保障性进行评估.采用模糊白化灰色关联模型,在定性指标模糊白化的基础上对雷达装备保障性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可靠性较高的评估结果,该模型对提高雷达装备保障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改进雷达装备的保障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