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Whi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have become a standard element of modern armed forces, African countries have been reluctant to acquire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for military purposes until recently. This is mainly due to a lack of industrial capabilities and, for military purposes so far, procurement policies that have concentrated on small arms and light weapons, more prestigious armoured vehicles and combat aircraft. Moreover, counter-insurgency strategies in Africa tend to focus on manoeuvre warfare, co-opting rebels or fighting them using armed proxies. As a consequence, inter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operations against fanatical and reckless groups like al-Qaeda in the Islamic Maghreb and Boko Haram in sub-Saharan Africa are characterised by a strong dependence on Western forces providing UAV-based reconnaissance and, in some cas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strikes by drones. This essay reviews some of the incentives and problems of the use of UAVs in the African context. Given the geographical and military conditions of asymmetric warfare in Africa, and potential problem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law, ethical aspects of the use of arms, and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notwithstanding, it is argued that African security forces should develop their own UAV capabilities by intensifying their cooperation with Western armed forces.  相似文献   
162.
面向多约束下高超声速飞行器末制导过程中的通道耦合、参数扰动、模型失配等突出问题,设计一种适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非线性自适应末制导律。为了模型描述的完整性和简洁性,引入视线旋量和旋量速度的概念,并基于此建立三维制导参考模型和实际系统的表达式;为了保证制导律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基于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一种三维非线性自适应制导律;通过数学推导证明了该制导律的稳定性。该制导律能够从理论上克服高超声速飞行器末制导面临的通道耦合、参数扰动、模型失配等突出问题,满足多约束制导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制导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3.
高超声速飞行器保预设性能的反演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运动模型的稳定轨迹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在非仿射模型基础上保证预设性能的反演控制方法。对于速度子系统,直接设计非仿射控制律,保证预设性能,通过合理的变换将高度子系统转化为严格的反馈形式,便于反演控制步骤的设计。基于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设计了预设性能函数,将跟踪误差的稳定性限制在预设范围内,引入指令滤波器,有效克服了传统反演控制中虚拟信号重复推导的问题。控制器的设计不依赖于精确的模型。引入径向基函数来逼近过程中的未知函数,使得控制律具有令人满意的鲁棒性和实用性。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有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稳定地跟踪参考信号。  相似文献   
164.
提出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雷达无源定位技术。利用多无人机平台对雷达网进行航迹欺骗,需要对网内的雷达进行定位以达到精确欺骗干扰的目的。但飞行器在飞行过程量测噪声较高,传统的时差定位方法无法满足定位精度的要求。对于时差定位的非线性时变模型,提出了利用时变扩展卡尔曼滤波对雷达位置进行跟踪定位的方法。仿真结果显示,利用扩展卡尔滤波进行无源定位可以在高噪声背景下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5.
分析了包括高超声速反舰导弹在内的高超声速武器的发展现状,明确了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的基本定义和不同的分类方式,以及高超声速反舰导弹飞行弹道分段标准和分段名称,概括总结了高超声速反舰导弹主动段、惯性段、再入滑翔段和下压段等四个弹道阶段的任务和特点,建立了以射击精度等四项效能指标为一级指标的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并对效能指标的具体含义及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6.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技术研究在空天防御系统中具有重要军事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综述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中的目标运动建模、目标跟踪算法等研究内容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这类目标跟踪存在的问题,结合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探测跟踪需求,指出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7.
为确立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精确模型,参考NASA的研究数据对动力学方程中的气动参数进行拟合。基于飞行器结构的相关性质及战略应用背景,加入热流密度、动压、过载和禁飞区等参考约束的限制,融合成强非线性、复杂耦合的最优控制问题。采用改进自适应伪谱法求解模型所构建的微分方程组,通过设置自适应网格细化与配点,使单位时间内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波动过大的时间区间被进一步细划,并利用SNOPT求解器解算出符合条件的最优轨迹。设计闭环控制器,实现对最优轨迹的姿态变化的跟踪,测试系统的性能并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整个再入过程中,飞行器速度下降过程偏于平稳,再入轨迹可以满足约束条件,在避开禁飞区的同时取得最大横向航程;三通道角速度收敛可控,对姿态的跟踪较理想,控制器基本可以实现精确调姿。  相似文献   
168.
CAN总线在装甲车辆故障诊断与状态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装甲车辆内部设备种类繁多、故障机理复杂且缺乏较为全面的实时在线故障诊断与状态检测手段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化在线故障诊断与状态检测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CAN总线通信网的短帧应用层协议开发以及系统实现。该系统具有实时数据采集、在线故障诊断和状态检测等功能,且扩展性强。该系统通过了实车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9.
为充分利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俯冲段的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的耦合作用和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提出三维一体化制导与控制问题。根据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以及飞行器-目标的视线角相对运动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倾斜转弯控制的一体化制导控制模型。针对模型中的不确定性采用模糊干扰观测器进行补偿,并使用块动态面方法设计一种一体化制导控制律。通过选取适当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闭环系统状态的一致毕竟有界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0.
防御方对来袭滑翔再入飞行器进行可达区的预测存在先验信息量不足且时效性要求高等难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化飞行假设的可达区快速预测方法:仅需已知目标当前位置、速度与最大升阻比(可基于雷达探测数据通过实时弹道估计获得),基于平衡滑翔假设和最大横程的埃格斯解分别获得目标最大纵程和横程终点坐标,在经纬度二维平面内,可达区即可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