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1.
针对基于雷达散射截面(RCS)规避雷达威胁的飞行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了低可探测性三维轨迹优化的求解方法.通过B样条拟合构建连续可微的RCS数据模型,结合三维飞行动力学模型,建立规避雷达威胁下的飞行运动控制模型.将轨迹优化问题描述成为最优控制问题,其中飞行姿态控制、轨迹约束、边界条件作为约束条件,以降低雷达探测概率和减少飞行时间为目标函数.运用高斯伪谱法( GPM)将连续的最优控制问题转换为离散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方法实现了求解单基地雷达和双基地雷达探测环境中低可探测性三维轨迹优化问题,有效降低了飞行过程中的雷达探测概率和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12.
为克服铝合金薄板焊接接头强度偏低、韧性不足的缺点,用ER5356焊丝对不同厚度的2A12铝合金板材进行了手工氩弧焊接,并采用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接头进行全覆盖强化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处理和未处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构,对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了超声冲击处理改善2A12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铝合金焊接接头经超声冲击强化处理后,6 mm和4 mm厚板材对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7.4%和23.7%,延伸率分别提高了28%和44%,焊缝表层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分析认为:晶粒大幅细化、组织致密化和缺陷减少,是超声冲击处理改善铝合金焊接接头抗拉伸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3.
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形成的声场干涉条纹图像中常附带有噪声,这对定位性能的影响非常大。为了实现低信噪比条件下对目标的准确定位,根据算法仿真结果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小波阈值去噪法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针对软硬阈值去噪的不足,采用了阈值函数的改进方案。对小波去噪后图像再进行二值化设置,能有效提高算法去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小波降噪处理能有效提高引导源目标定位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114.
一种低功耗预比较TLB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低功耗TLB结构。这种结构的思想是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结合Block Buffering[1]技术,并对CAM结构进行改造,提出一种预比较TLB结构,实现低功耗的TLB。并且采用Simplescalar 3.0模拟该TLB结构和几种传统的TLB结构的失效率。通过改进的CACTI3[2]模拟结果显示:提出的TLB结构比FA-TLB平均功耗×延迟降低约85%,比Micro-TLB降低80%,比Victim-TLB降低66%,比Bank-TLB降低66%以上。从而,所提出的TLB结构可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5.
在典型的片上网络路由节点中,来自不同方向的报文被存储在相互独立的缓冲资源中。在网络负载不均衡的情况下,某些方向的报文将很快填满该方向的缓冲,而其他方向仍可能有较多的缓冲资源处于空闲状态,这样就导致了网络中的缓冲资源利用率不高,进而影响片上网络的整体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片上缓冲调整策略,能够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动态调节缓冲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缓冲资源的利用率。在90nmCMOS工艺下设计实现了多端口共享缓冲资源的片上网络路由器,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载不均衡的网络中,提出的路由器能够带来性能改进及功耗降低;在达到相同性能的情况下,新路由器的面积较典型路由器减少了20.3%,而其缓冲功耗节约了41%左右。  相似文献   
116.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军事设施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由于军事项目建设内容高度机密、国防需要迫切、建设时间紧迫等,再加上一些从事军事设施项目建设的管理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解还存在某些偏差,使许多军事设施建设项目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影响了我军的环境保护工作。简要介绍了军事设施的范围及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概况,结合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行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7.
弹道导弹落点预报的雷达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弹道理论建立了雷达探测弹道导弹的仿真模型 ,并对仿真的雷达探测跟踪弹道数据给出了处理方法 ,预报了导弹落点范围 ,并与理论落点进行了比较 ,给出落点精度。仿真结果表明 :雷达对导弹的探测数据经过一定数据处理 ,可得到预定的落点精度 ,说明该种仿真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8.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efficient deterministic algorithms for globally minimizing the sum and the product of several linear fractional functions over a polytope. We will show that an elaborate implementation of an outer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applied to the master problem generated by a parametr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serves a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calculating global minima of these nonconvex minimization problems if the number of linear fractional terms i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less than four or five. It will be shown that the Charnes–Cooper transform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lso a simple bounding technique using linear multiplicative programming techniques has remarkable effects on structured problems.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6: 583–596, 1999  相似文献   
119.
为实现多枚导弹协同攻击目标,提出视场角限制下攻击时间角度控制导引律。通过在传统比例导引上增加两项偏置项,推导出一种新型攻击时间和角度控制的导引律,并用Lyapunov理论证明其稳定性。针对导弹大机动下视场角可能超过导引头视场角范围而丢失目标的问题,将用于角度控制的偏置项分为三个阶段,设计了导引头视场角限制下的导引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引律可以将视场角限制在导引头视场角范围内,实现不同位置下的多枚导弹以指定角度同一时间攻击目标,达到导弹协同攻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0.
《防务技术》2019,15(3):282-294
In this study, a laminated woven bamboo/woven E glass/unsaturated polyester composite is developed to combat a ballistic impact from bullet under shooting tes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effects of the woven bamboo arrangement towards increasing ballistic resistance properties. The work focusses on the ballistic limit test known as NIJ V50, which qualifies materials to be registered for use in combat armor pan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s withstood 482.5 m/s ± 5 limit of bullet velocity, satisfying the NIJ test at level II. The findings give a strong sound basis decision to engineers whether or not green composites are qualified to replace synthetic composites in certa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