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水中微气泡上浮过程的力学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对气泡运动方程进行了推导,并对半径在40~500μm之间的微小气泡上浮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半径小于500μm、气泡上浮距离大于0.1 m时,可忽略加速过程对气泡上浮速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气泡运动方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阻力系数与粘滞系数是影响气泡上浮速度的主要因素,它们的取值与上浮速度成反比,并得出了Re≤150条件下的微气泡运动通用的阻力系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52.
本文针对巨型机的体系结构特点,对UNIX逻辑设备概念进行了扩充,引入巨型机逻辑盘的概念,给出了一种逻辑盘的实现。逻辑盘的概念使得文件系统的大小独立于物理盘的容量、支持巨型文件或巨型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53.
以舰船棱柱形的全封闭桅杆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ICEMCFD和ANSYSCFX对模型进行数值实验。在雷诺数为5.74×105和7.66×105,桅杆的攻角从0°变化到90°,以15°为间隔的条件下,研究了表面倾斜且前后不对称的四边形棱柱状结构在均匀流场中所受的流体载荷。通过对桅杆绕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漩涡发放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模型由于表面倾斜的原因,除了受到阻力和升力外,还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垂向力,这在以往的柱状结构中是没有的;同时分析了模型所受的定常力和脉动力系数随雷诺数和攻角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4.
主要探讨了一种基于ARM7处理器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的研制情况,给出了将μC/OS-II移植至AT91M55800A中的详细代码,并讨论了应用软件的整体设计思路和主要任务的详细流程。  相似文献   
55.
实时操作系统是复杂实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是可预测的。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 D E C U N I X 4.0 操作系统的实时特性;然后开发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实时操作系统性能评测方法,并给出了我们在 D E C Alpha 系列机上对 D E C U N I X 4.0 B进行评测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56.
浅析炮车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坦克发射时车体的角振幅和乘员所受加速度不超过一定值为基础,推导了炮车比极限值的理论公式;并对影响炮车比极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以59式坦克为例得出炮车比不超过1.71,该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一个用于空-空多目标攻击数字仿真的分布式操作系统MTA-OS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组成及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8.
大口径火炮制退机内腔压力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炮反后座装置的特殊结构及测试技术两方面详细分析、总结了我国几种大口径火炮在内腔压力测试时出现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并从传感器的机械度、传感器的封装技术、传感器的绝热处理、传感器的频响和排气工装等几个方面改进内腔压力测试的技术工艺方法,并用改进后的方法对155-2型火炮的内腔压力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其工艺方法可准确地测试出内腔压力曲线,从而解决了多年来火炮后座阻力测试技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9.
针对空泡与航行体之间非线性滑行力导致的超空泡航行体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圆判据理论和Nelder-Mead算法的超空泡航行体深度跟踪串级控制方法。介绍了超空泡航行体数学模型以及圆判据定理基础知识。结合模型特性推导了超空泡航行体串级误差状态方程,利用圆判据定理研究了内环绝对稳定性。通过Nelder-Mead算法对内环反馈参数进一步优化。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便于反馈参数整定,可以充分利用超空泡航行体的控制量实现深度跟踪。  相似文献   
60.
Central to the mainstream Sikh identity is the concept of ethically-justified force, used as a last resort. There is no place for absolute pacifism in this conception of ethical living. Fighters and martyrs occupy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Khalsa narrative, and Sikhs are constantly reminded of the sacrifices and heroism of their co-religionists of the past.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 Sikh warrior identity is manifested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t examines the Sikhs who, in the 1980s and 1990s, were involv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unjab crisis: those militants who fought for a Sikh homeland (“Khalistan”) and those Sikhs in the Indian army who suppressed the insurgency. The article also looks beyond the militants and soldiers to Sikhs employed in modern security-related professions, the broader issue of Sikh symbol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force, and violence within the Sikh diaspora. An examination of the Sikh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reveals additional 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deology, whether in enlistment in the armed forces of the states in which they live, or in the support of the militancy in India, particularly in the 1980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modern Sikh warrior is a nuanced actor behaving in various ways, some overt and some subtle: the warrior is willing to physically fight those perceived to be tyrannous, but most initiatives have shifted to pursuing justice through non-violent means, such as legal struggles for civil rights. Although armed Sikh militancy against the Indian government is in the past, there are strong residual resentments still requiring redress. All of this is of great relevance to understanding the ethics of armed force within modern Sikh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