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多站纯方位定位系统的可观测性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多运动站纯方位目标定位系统的可观测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运动等效,将多运动站纯方位定位系统等效成一个特殊的单运动站定位问题.利用拟线性估计方程,导出了系统不完全可观测的一些条件,分析中还发现了系统不完全可观测的新情形.  相似文献   
102.
轴向冲击载荷下圆柱壳的塑性动力屈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于轴向冲击载荷下圆柱壳的轴对称塑性动力屈曲问题,将临界应力和屈曲惯性项指数参数作为双特征参数求解.由相邻平衡准则导出失稳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波阵面上的连续条件.由失稳瞬间的能量转换和守恒准则,导出波阵面上的一个屈曲变形约束方程.由此得出定量求解2个特征参数和动力屈曲模态的完备定解条件.关于屈曲应力和屈曲波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3.
给出了新的定位算法以提高对目标的定位精度,解决了模糊和无解的问题。对传统的四站三时差定位算法与单站升高体制下五站四时差定位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比较了采用单站升高条件下新定位算法与最小二乘定位算法以及传统四站三时差定位算法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104.
针对阵元位置误差影响DOA估计算法性能的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寻找阵元的最佳位置进行校正。然后研究了在阵元数一定、放置范围可变和阵元放置范围一定、阵元个数可变的情况下,如何利用遗传算法对阵列进行优化。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天线阵列进行误差校正及优化。  相似文献   
105.
基于零动态设计原理的刚体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元数,古典的Rodrigues参数和修改的Rodrigues参数来描述刚体旋转运动.基于微分几何中的零动态设计原理,首先构造一个输出映射,使系统具有相对阶{1,…,1}且零动态渐近稳定.然后求出一类反馈控制器,使得系统部分线性化为一指数稳定的线性方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求控制器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AR 模型参数特征用于瞬态信号自适应检测的问题。本文依据AR 模型参数矢量长度为特征检测信号的思思,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地自适应抑制噪声扰动的参数估计方法,弥补了LS、SVDT 方法的不足。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很好的AR 模型参数估计和瞬态信号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把集总参数法用于堆芯、一回路和二回路,导出了主系统对蒸汽发生器给水流量丧失的动态方程组及其解析解,非常适用于运行监督性快速计算。  相似文献   
108.
考虑带有齐次线性等式约束的线性模型在设计阵X和约束阵H满足适当条件时,给出了参数的约束LS估计与BLU估计的简洁表达式,较合理地定义了相对于的相对效率e,最后得到了的一个下界。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介绍了应用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相位测量系统。该系统由软件支持,克服了硬件上的许多缺陷,具有测量精度高、工作频带宽、使用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0.
流体动压超光滑加工材料去除主要受工件表面流体动压和剪切分布的影响,根据材料去除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材料去除的关键工艺参数。基于流体动力学仿真和具体实验对抛光轮浸没深度、抛光轮转速和抛光轮间隙对流体动压超光滑加工的材料去除速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抛光轮的浸没深度对材料去除速率影响不大;材料去除速率随着抛光轮转速的减小、抛光间隙的增大而减小;考虑实际使用条件,最优抛光轮转速为300 r/min、抛光间隙为25μm、抛光轮浸没深度为(2/3)R。同时对抛光头温度稳定性进行了具体实验测试,其在装置启动后4 h基本达到热平衡,通过试运行预热的方式可有效避免温升变化对抛光间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