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01.
In the context of restricted budgetary resources and the growing cost of maintenance, repair, and overhaul (MRO) activities, a major issue for modern armed forces is to sustain defense platforms. A possible method consists of realizing economies of scale through the concentration of maintenance activities, which involves the spatial reorganization of existing industrial sites dedicated to MRO.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formalized framework to discuss the optimal organization for the MRO of defense platforms in space. The public planner organizes the maintenance of defense platforms with only two possible spatial configurations. In the dispersed configuration, two industrial production units in charge of the maintenance optimally cover space, whereas in the concentrated configuration, a unique industrial unit covers space. Focusing on the tipping point between the two configurations, the balance of forces between 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 in defense support activities i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On the one hand, economies of scale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optimize defense support costs, favoring concentration in a unique industrial unit. On the other hand, space causes dispersion to reduce both transport costs and operational social costs. This trade-off illustrates a general principle in spatial economic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MRO production in the French case.  相似文献   
302.
在分析维修训练需求、仿真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由故障现象、维修对象、故障传播有向图组成的故障模型,并研究了虚拟环境中检测特征数据的建立、故障现象的模拟及仿真运行流程,利用Virtools实现了典型故障的建模与仿真,较好地完成了故障现象和数据的实时生成,为维修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观察与检测故障的虚拟维修环境。  相似文献   
303.
提出了一种小样本条件下数据分析和分布规律统计的AHP-Bayes及Bootstrap方法,并以某型火箭炮战损维修工作量分布规律统计为实例进行了应用。该方法为准确预计战时装备维修保障需求,科学制定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方案提供了定量分析支撑。  相似文献   
304.
对软件质量进行定量化管理是软件工程领域的趋势,也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针对软件维护性定量评估难、数据获取难的问题,分析了软件维护性受配置管理关键要素的影响,提出利用配置管理数据对软件维护性间接评估的方法。结合软件工程开发实际,建立了配置管理数据收集过程,利用维护时间作为参数,统计5类功能点维护时间对软件维护性进行度量,实现了软件维护性的定量评估,并利用实际项目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05.
核心维修能力,是解决军队建制维修力量与地方维修力量如何结合、如何结合合理、如何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成功推行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的瓶颈问题。从美军核心维修能力的研究背景着手,分析了核心维修能力研究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全面阐述了美军核心维修能力的内涵和现行判定方法,客观分析了美军核心维修能力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得出开展我军核心维修能力研究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06.
针对现代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及维修保障要求,以Borland Delphi为平台,采用关系数据库技术,开发了新型火炮装备的IETM系统。该系统将各种格式图像信息统一整合,采用Cult3D技术实现三维模型的人机交互,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索方式。  相似文献   
307.
战时维修机构承担的维修任务比较繁重,合理、科学地安排维修任务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对此,分析了战时维修任务调度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最大保障时间的维修任务静态、动态调度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型求解方法.利用本方法在满足作战单元最大保障时间前提下,可使得装备维修效益最大,并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维修任务调度,有效地解决了一种战时维修任务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308.
保障性分析在现役装备维修资源确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军现役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建设中的弊端,分析了在现役装备维修保障资源确定中实施保障性分析的可行性,并介绍了与传统保障性分析的不同点及其主要流程,从而为我军现役装备维修保障的确定与配置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309.
依据供应标准获取装备维修器材需求分布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当前装备维修器材供应标准和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程度模型,建立了求解装备维修器材需求分布的几种典型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和举例,所给模型与方法具有一般意义,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对实际工作中装备维修器材的评估及科学保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10.
武器雷达装备RCM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RCM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等5项对策,对于在武器雷达装备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CM,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