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01.
政治理论课是党在军队开展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没有部队经历的文职人员,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要从坚定理论信仰、提升知识水平、拓宽沟通渠道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02.
教师教学不能只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建构知识。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基于此,提出了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等方式,并取得良好成效,从而成为了"教育心理学的一场变革"。本文在阐述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这场革命中提出的新观点和新理念对于高校普通心理学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启示,以期能够在普通心理学的实际教学中找到新突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03.
基于模糊逻辑和证据理论的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故障诊断过程中信息损失的问题和D-S证据理论在处理模糊信息时的局限性,在模糊逻辑的基础上,将决策级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故障诊断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综合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以模糊隶属函数来实现基本可信度分配,充分利用各种传感器的冗余和互补信息,可显著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4.
重点阐述了排列熵算法的基本原理,总结归纳了该算法在医学、生物和机械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排列熵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排列熵算法能够有效放大时间序列的微弱变化,且计算简单、实时性高,已在信号突变检测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5.
针对当前虚拟士兵感知行为模型的缺陷,介绍有限理性理论和基于有限理性虚拟士兵的概念,分析了加入有限理性理论的虚拟士兵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虚拟士兵的感知行为模型。该模型包括有限视觉模型、有限听觉模型和有限记忆模型,基于该感知模型的虚拟士兵在感知、决策和运动能力方面与类似真实士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对虚拟士兵的感知行为建模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606.
近年来,由于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智能检测算法不断演进,其网络结构不断进化,实用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将其应用于复杂战场环境下,形成实用化智能感知能力的可行性不断提高。然而算法的可靠性、可解释性问题目前仍未完全解决。本文认为,在未来的地面无人平台系统框架内,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识别方法,融合多种传感器感知信号,探索如何可靠地收集无人平台附近敌我车辆、人员、相关物体状况以及视距内的地理与气象环境信息,能够实现多元智能感知过程,构建智能复杂体系,为无人平台实现复杂战场环境感知理解,自主环境判定、自主行走、自主危险判定甚至威胁自动处置提供技术储备。同时,这也将是军队下一步智能感知理论方向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07.
在目前的网络舆情事件传播分析中,尽管生命周期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舆情事件的发展规律,但却忽略了部分时期之间存在的共性特征,无法充分体现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事件传播过程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二级传播理论的网络舆情事件传播分析方法,首先,构建网络舆情事件知识图谱;然后,基于知识图谱计算用户影响力挖掘意见领袖;最后,考虑到意见领袖的重要地位,为有效刻画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周期与途径,根据传播学二级传播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事件传播模型,将生命周期模型的五个时期按照舆情发展态势划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阶段)、爆发期(成熟期阶段)以及成熟期和衰退期(消亡期阶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计算和发掘包括意见领袖在内的用户影响力,传播、分析网络舆情事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08.
To improve corrosion-resistance of shallow-buried concrete urban utility tunnels(UUTs),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BFRP)bars are applied to reinforce UUTs.As the UUT must have excellent survival capability under accidental explosions,a shallow-buried BFRP bars reinforced UUT(BBRU)wa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Repetitive blas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is BBRU.Dynamic responses,damage evolutions and failure styles of the BBRU under repetitive explosions were revealed.The tunnel roof is the most vulnerable component and longitudinal cracks develop along the tunnel.When the scaled distance is larger than 1.10 m/kg1/3,no cracks are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s.When the BBRU is severely damaged,there are five cracks forming and developing along the roof.The roof is simplified as a clamped-supported one-way slab,proved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maximum strain of the transverse bar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ongitudinal bar.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roof slab are predicted by dynamic Euler beam theory,which can consistently predict the roof displacement under large-scaled-distance explosion.Compared with the UUT reinforced with steel bars,the BBRU has advantages in blast resistance with smaller deflections and more evenly-distributed cracks when the scaled distance is smaller than 1.260 m/kg1/3 and the steel bars enter plastic state.Longer elastic defamation of the BFRP bars endows the UUT more excellent blast resistance under small-scaled-distance explosions.  相似文献   
609.
层向理论是由Reddy提出来的一种用于精确分析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三维板壳分析理论。由于不引入任何的变形和应力假设条件,因此相较于传统的等效单层板理论,层向理论在分析大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结构的静动态响应及其局部层间效应时具有较大的优势。系统地综述了层向理论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数值解法及其应用情况。具体包括:层向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现状、基于层向理论的有限元方法及改进模型、层向理论在复合材料层合结构静动态响应及含损伤问题领域的应用等。并对该理论可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10.
语文教育理论课普遍存在教学结构不合理 ,理论体系和技能训练体系不完整 ,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理论传授与能力训练相脱节等问题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展开。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结构进行重新审视、梳理 ,将之划分为两个系统 ,并将其各自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论证了理论知识系统与教学技能训练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对应 ,同步进行 ,共同深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